宝宝细菌感染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细菌感染拉肚子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补液盐或益生菌治疗。家庭护理需注意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加强卫生防护。
细菌性腹泻多由沙门氏菌、志贺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食用污染食物或接触不洁物品后。婴幼儿免疫系统较弱,更易出现水样便、发热、呕吐等症状。确诊需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1. 医疗干预
抗生素选择需根据病原菌类型,常用阿奇霉素、头孢克肟或磷霉素。补液治疗推荐口服补液盐Ⅲ,每腹泻一次补充50-100ml。益生菌可选用布拉氏酵母菌、鼠李糖乳杆菌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2. 家庭护理要点
使用米汤、苹果汁或专用口服补液溶液预防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饮食改为低乳糖米糊、香蕉泥或胡萝卜泥,少量多餐。母乳喂养需继续,配方奶可暂时换成无乳糖配方。每次便后温水清洗臀部,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必须用肥皂洗手。
3. 预防措施
保证食物充分加热,生熟食分开处理。婴幼儿餐具每日煮沸消毒,玩具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后及时清洁手部。2岁以下儿童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降低混合感染风险。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遵医嘱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患儿衣物需单独洗涤并阳光暴晒。合理护理下,多数患儿3-5天症状缓解,完全恢复需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