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和运动耐量下降。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最常见的症状,早期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左心功能不全导致肺淤血时,肺泡弹性减弱和肺顺应性降低,患者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2、乏力: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常感全身疲乏无力,主要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骨骼肌血流量减少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乳酸堆积引发疲劳感。同时,慢性缺氧状态会影响细胞能量代谢,加重乏力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
3、水肿:
水肿多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常见于双下肢,呈凹陷性。右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导致液体渗出。长期水肿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变硬。严重者可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甚至心包积液。夜间尿量增多是其特征性表现,与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有关。
4、心悸:
心悸多由心律失常或心脏扩大引起,患者自觉心跳沉重、不规则或过速。常见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心脏扩大导致心尖搏动移位,收缩期杂音也较常见。部分患者可因突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导致晕厥甚至猝死。
5、运动耐量下降:
患者活动能力进行性减退,轻微活动即感气促乏力。这与心输出量不能随运动需求增加而相应提高有关。6分钟步行试验是评估运动耐量的常用方法,距离缩短提示预后不良。运动时心率反应迟钝、恢复延迟也是其特征表现。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3克。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可改善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监测每日体重变化,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以上需警惕水肿加重。保证充足睡眠,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