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怎么回事 妊娠期心脏病病因病机详述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期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手术矫正、严密监测、生活方式调整及终止妊娠等方式干预。
胎儿期心脏发育缺陷是妊娠期心脏病常见病因,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孕期血容量增加会加重心脏负荷,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孕前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妊娠期间需限制钠盐摄入并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链球菌感染导致的瓣膜损害是育龄女性心脏病主因,二尖瓣狭窄最为常见。妊娠期心率增快会缩短心室充盈时间,可能引发肺水肿。需在孕早期评估瓣膜狭窄程度,中重度患者需使用利尿剂减轻前负荷。
子痫前期引起的全身小动脉痉挛会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导致左心室后负荷增加。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通过降压药物维持血压在安全范围,同时监测尿蛋白及肝功能指标。
妊娠最后月至产后5个月可能出现不明原因心肌收缩力下降,与激素变化和免疫反应相关。表现为活动耐力骤降和下肢水肿,需绝对卧床休息并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严重者需安装临时起搏器。
孕期激素水平波动易诱发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常见诱因。持续心悸可能影响胎盘灌注,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必要时使用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不低于60克,选择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建议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不超过30分钟。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心脏受压,每周体重增长控制在0.5公斤以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夜间不能平卧时需立即就医,分娩方式建议根据心功能分级由多学科团队评估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