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疼痛几天能好怎么回事

关键词: #疼痛
关键词: #疼痛
外耳道炎疼痛通常持续3-7天,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或耵聍栓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止痛药物、抗真菌治疗或耵聍清除等方式缓解。
细菌感染是外耳道炎常见原因,多因游泳或掏耳导致耳道皮肤破损后感染。患者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及黄色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自行挖耳加重损伤,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长期潮湿环境易诱发真菌性外耳道炎,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症状包括耳道瘙痒、白色絮状分泌物及闷胀感。确诊需取分泌物镜检,治疗选用克霉唑滴耳液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日常需减少耳道进水,发作期间避免使用耳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不当掏耳或异物划伤可导致耳道局部炎症,表现为刺痛感伴少量渗血。轻微损伤可通过生理盐水清洁后自愈,严重者需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建议改用消毒棉签轻柔清洁外耳道,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损伤后48小时内禁止游泳。
染发剂、洗发水等化学物质接触耳道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突发性剧痒伴水肿。需立即停用致敏产品,用清水冲洗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反复发作者应做过敏原检测,日常选择无香料护肤品,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耳道。
硬结的耳垢压迫耳道会引起钝痛及听力下降,继发感染时疼痛加剧。较小耵聍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顽固栓塞需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避免自行用挖耳勺强行掏取,定期体检时可请医生检查耳垢堆积情况。
外耳道炎恢复期间应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时可用凡士林棉球堵塞外耳道口。疼痛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耳周淋巴结肿大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不用指甲或金属器具掏耳,游泳后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耳道。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出现耳部不适应尽早就医,防止感染扩散引发恶性外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