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引起的肠胃炎怎么办

喝酒引起的胃肠炎可通过停止饮酒、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胃肠炎通常由酒精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胃肠黏膜损伤、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酒精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导致炎症加重。立即停止饮酒是缓解症状的首要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消化道。持续饮酒可能引发胃出血或溃疡,加重腹痛、恶心等症状。戒酒期间可观察症状变化,若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发病初期建议暂时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步过渡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刺激胃肠。恢复期可适量补充蒸蛋、嫩豆腐等易消化蛋白,帮助黏膜修复。
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每小时饮用100-200毫升液体,优先选择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干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输液。
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缓解烧心症状。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片能改善恶心呕吐,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片可抑制胃酸分泌。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切忌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若出现呕血、黑便、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提示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重度脱水,需立即急诊处理。胃镜检查可明确黏膜损伤程度,静脉补液能快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严重酒精中毒可能需血液净化治疗,并发胰腺炎时需禁食胃肠减压。
康复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2-3周,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规律进食避免空腹,用餐时细嚼慢咽减轻胃肠负担。戒酒期间可饮用蜂蜜水或酸奶保护胃黏膜,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恢复运动应从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开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内脏充血。若症状反复发作,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肝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