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流血跟月经的区别

黄体破裂流血与月经的区别主要在于出血原因、伴随症状及发生时间。黄体破裂是卵巢黄体在排卵后发生血管破裂导致的急腹症,而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起的生理性出血。
黄体破裂出血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段,即黄体期,表现为突发下腹剧痛,疼痛多为一侧性且可能放射至腰部或肛门坠胀感,出血量因人而异但可能快速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月经出血则具有规律性,多数女性每28-35天发生一次,出血前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经前综合征,出血过程持续3-7天,初期可见子宫内膜组织混合血液排出。
黄体破裂的血液多积聚在盆腔,通过阴道检查可发现后穹窿饱满,穿刺可能抽出不凝血,超声显示盆腔积液或卵巢增大。月经血呈暗红色,含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阴道上皮细胞,血液检查无血红蛋白急剧变化。黄体破裂需紧急处理防止失血性休克,而月经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仅需日常护理。
建议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时记录出血时间、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诱发黄体破裂。日常保持会阴清洁,经期注意保暖并补充含铁食物,若突发剧烈腹痛伴头晕需立即就医排查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