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高血压是什么意思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3次浏览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在诊室测量血压正常,但在日常活动或家庭自测时血压升高的现象,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1、定义特征

隐匿性高血压属于特殊类型高血压,需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确诊。典型表现为诊室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但日间平均血压超过135/85毫米汞柱或夜间血压异常升高。这种现象可能与测量环境、心理应激等因素相关。

2、发生机制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是主要病理基础,部分患者存在动脉弹性减退或盐敏感性异常。长期精神紧张、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诱发血压昼夜节律紊乱。部分病例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相关。

3、高危人群

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糖尿病患者及慢性肾病患者发生率较高。长期值夜班、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更易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即使诊室血压正常也应定期监测动态血压。

4、诊断方法

标准诊断需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要求白天每15-30分钟、夜间每30-60分钟自动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建议早晚各测2-3次,持续监测1-2周。诊室血压与家庭血压差值超过10/5毫米汞柱时需警惕。

5、健康风险

未经控制的隐匿性高血压可导致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等早期改变。长期发展可能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其心血管风险与持续性高血压相当。

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时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每3-6个月复查动态血压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