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关键词: #脑炎
关键词: #脑炎
大人脑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脑炎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肢体无力等症状,可通过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需及时就医治疗。
病毒感染是脑炎最常见的原因,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均可导致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通常起病急骤,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蛋白质含量升高。治疗上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胶囊等,同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
细菌性脑炎多由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病原体引起,常继发于中耳炎、鼻窦炎等邻近器官感染。患者除脑炎症状外,还可出现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显示白细胞显著增多,糖含量降低。治疗需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美罗培南注射液等,必要时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弓形虫、疟原虫等寄生虫感染也可导致脑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寄生虫性脑炎起病相对缓慢,可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脊液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特征性病灶。治疗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磺胺嘧啶片、乙胺嘧啶片等,同时需加强支持治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脑组织所致,抗NMDA受体脑炎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脑脊液检查可能发现特异性抗体,影像学检查多无特异性改变。治疗主要采用免疫调节治疗,如甲泼尼龙注射液、丙种球蛋白等。
隐球菌、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可引起脑炎,常见于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真菌性脑炎进展较慢,可表现为慢性头痛、认知功能下降。脑脊液墨汁染色可发现真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注射液等,疗程较长。
脑炎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可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帮助神经功能恢复。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动物,按时接种相关疫苗。出现持续发热、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注意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