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切除术后有什么并发症

小肠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肠梗阻、吻合口瘘、短肠综合征、营养不良、感染等并发症。小肠切除术是治疗肠坏死、肠梗阻、肠肿瘤等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小肠切除术后可能发生肠梗阻,主要与术后肠粘连有关。手术过程中对肠管的操作可能导致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壁之间形成粘连,进而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轻度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保守治疗缓解,严重时需手术松解粘连。
吻合口瘘是小肠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3-7天。吻合口愈合不良、局部血供不足、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吻合口瘘。患者会出现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发热等症状。一旦发生吻合口瘘,需立即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需再次手术修补。
当切除的小肠长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可能引发短肠综合征。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切除过多会导致吸收面积不足。患者会出现腹泻、体重下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症状。治疗上需长期静脉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少量多餐的肠内营养。
小肠切除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小肠长度减少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较为明显。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术后需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必要时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
小肠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创伤、免疫力下降、肠道菌群移位等因素都增加了感染风险。患者会出现发热、切口红肿渗液、腹痛加重等症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小肠切除术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脂、低渣、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但可适当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等指标,监测营养状况。如出现腹痛加重、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助于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