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辨证论治鼻炎?哪些药物治疗鼻炎效果好?

鼻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风寒袭肺型、风热犯肺型、肺脾气虚型、肝胆湿热型、肾阳不足型等,常用药物有辛夷鼻炎丸、通窍鼻炎片、玉屏风颗粒、藿胆丸、金匮肾气丸等。中医通过四诊合参辨别证型,针对不同证候采用相应方药调理。
多因外感风寒导致鼻塞流清涕,可选用辛夷鼻炎丸。该药含辛夷、苍耳子等成分,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适用于鼻塞声重、遇寒加重的患者。治疗期间需避风寒,可配合生姜红糖水辅助发汗解表。
常见鼻流黄涕、咽喉肿痛,宜用通窍鼻炎片。药物含薄荷、黄芩等成分,能疏风清热,对急性鼻炎伴发热症状效果显著。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用金银花茶代茶饮。
表现为反复鼻塞、气短乏力,适用玉屏风颗粒。该药由黄芪、白术等组成,可益气固表,改善免疫力低下导致的慢性鼻炎。建议配合山药粥食疗,避免过度劳累。
症见鼻塞头痛、口苦咽干,推荐藿胆丸。含广藿香、猪胆汁等成分,具有清肝胆湿热作用,对伴有鼻窦炎的患者效果较好。饮食需清淡,忌油腻甜食。
多见于老年患者鼻塞畏冷,宜服金匮肾气丸。药物含附子、肉桂等温阳成分,能改善肾阳虚引起的常年性鼻炎。冬季可适当艾灸关元穴辅助治疗。
中医治疗鼻炎强调辨证施治与整体调理相结合。除药物治疗外,建议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坚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适当进行八段锦等养生功法锻炼。急性发作期应及时就医,慢性患者需遵医嘱坚持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日常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居所通风干燥,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有助于改善鼻腔黏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