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表现都会有些什么

小儿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发育滞后、皮肤毛发异常及免疫力下降。常见原因包括喂养不当、疾病消耗和吸收障碍,需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及治疗原发病改善。
1. 体重与身高异常
长期营养不良的儿童体重低于同龄标准15%以上,身高增长缓慢。3岁以下婴幼儿可观察生长曲线图,若连续两个月未达标需警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出现追赶性生长失败。建议每月测量体重身高,母乳不足时及时添加配方奶,6个月后逐步引入强化铁米粉、肉泥等高能量辅食。
2. 皮肤与毛发变化
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出现色素沉着斑块。头发细软发黄且易脱落,指甲薄脆有横沟。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呈鸡皮样改变,维生素C缺乏易引发出血点。每日应保证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深色蔬菜和动物肝脏每周摄入2-3次。
3. 消化系统症状
常见食欲减退、腹胀腹泻,严重者出现脂肪泻。乳糖不耐受儿童会出现喝奶后呕吐腹泻。慢性腹泻患儿需检测乳糖酶活性,暂时改用无乳糖奶粉。锌缺乏会加重味觉迟钝,可补充葡萄糖酸锌制剂,同时增加牡蛎、牛肉等富锌食物。
4. 行为与认知障碍
铁缺乏性贫血患儿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长期蛋白质能量不足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运动语言发育迟缓。学龄儿童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建议贫血儿童每日补充铁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
5. 免疫力低下
反复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频发是典型表现。维生素A缺乏儿童麻疹患病率升高3倍。疫苗接种效果差,抗体产生延迟。每周食用3次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每天保证1个鸡蛋和300ml牛奶。合并感染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滥用抗生素。
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是早期发现营养不良的关键。1岁内每3个月体检一次,1-3岁每半年一次。对于已出现营养不良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必要时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营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