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湿疹方法有哪些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普小新
55次浏览

关键词: #湿疹 #中医

慢性湿疹可通过中医内服外治、针灸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改善,常用方法包括清热祛湿方剂、穴位刺激和饮食调理。

1. 内服中药

中医认为慢性湿疹与湿热蕴结、血虚风燥有关,需辨证施治。湿热型可用龙胆泻肝汤,含龙胆草、黄芩等成分,清热利湿;血虚型推荐当归饮子,含当归、川芎以养血润燥;脾虚湿盛者适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需由医师根据舌脉症状调整药方,避免自行用药。

2. 外用疗法

药浴选用苦参、黄柏煎水湿敷,消炎止痒;青黛散或三黄膏局部涂抹,缓解红斑渗液;艾叶油软膏适用于干燥脱屑型湿疹。外用药需测试皮肤耐受性,避免刺激加重病情。

3. 针灸与拔罐

针刺曲池、血海等穴位调节气血,每周2-3次;耳穴贴压选取肺、内分泌等反射区,辅助止痒;背部膀胱经走罐可促进排毒,适合体质壮实者。操作需由专业中医师执行,防止感染。

4. 饮食与起居

忌食海鲜、辛辣及酒精,多食薏苡仁、赤小豆利水食材;穿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保持室温22-26℃,湿度50%-60%避免干燥。情绪紧张可能诱发瘙痒,可通过八段锦、冥想疏解压力。

中医治疗需坚持3-6个月,结合体质调理才能巩固疗效。若出现皮肤溃烂或发热等急症,应立即就医。日常避免过度搔抓,配合医嘱逐步修复皮肤屏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