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有什么危害 静脉曲张的5大危害须知

静脉曲张可能导致皮肤溃疡、血栓形成、出血、静脉炎和下肢功能受损。早期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治疗方法包括压力治疗、药物和手术。
1.皮肤溃疡
静脉曲张使下肢静脉血液淤积,皮肤长期缺血缺氧,逐渐出现色素沉着、湿疹样改变。严重时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常见于踝关节内侧。保持皮肤清洁、使用医用弹力袜、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可预防溃疡发生。
2.血栓性静脉炎
曲张静脉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并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能向上蔓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严重时需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出现胸闷气促需立即就医。
3.破裂出血
曲张静脉壁薄弱,轻微外伤即可导致破裂出血。出血量大且不易自止,需立即压迫止血并抬高患肢。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衣物,严重曲张者可考虑硬化剂注射治疗。
4.下肢沉重感
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持续胀痛,久站后加重。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回流,睡眠时垫高下肢15厘米。口服地奥司明改善静脉张力,配合梯度压力袜使用效果更佳。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增强小腿肌肉泵功能。
5.继发深静脉血栓
浅静脉曲张可能进展为深静脉系统病变。表现为突发下肢肿胀、皮温升高,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治疗包括卧床制动、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必要时行导管溶栓术。长期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静脉曲张危害具有渐进性特点,从最初的美观问题发展到严重并发症可能经历数年。建议下肢出现蜘蛛网状血管时就诊血管外科,早期采用射频消融或激光治疗可有效阻断病情进展。避免长期站立、控制体重、戒烟等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