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菌感染 有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之分

真菌感染是由真菌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浅部真菌主要侵犯皮肤、毛发和指甲,深部真菌可侵袭内脏器官。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1.浅部真菌感染常见类型及治疗
浅部真菌感染包括足癣、手癣、体癣和甲癣。足癣表现为脚趾间脱皮、瘙痒,手癣常见手掌脱屑,体癣形成环形红斑,甲癣导致指甲增厚变色。外用药物可选择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或酮康唑洗剂,每天使用1-2次,持续2-4周。顽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疗程1-3个月。保持患处干燥,避免共用毛巾拖鞋。
2.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治疗
深部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常见类型有肺隐球菌病、念珠菌血症和曲霉病。肺隐球菌病表现为咳嗽胸痛,念珠菌血症引起发热寒战,曲霉病可导致咯血。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或口服氟康唑、伏立康唑,疗程数周至数月。重症需在ICU监护,必要时手术清除感染灶。
3.预防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运动后及时更换衣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真菌滋生。公共场所不赤脚行走,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免疫力低下者应定期体检,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及时就医。食物储存注意防霉,不食用霉变食品。
真菌感染可轻可重,正确识别类型是关键。浅部感染通过规范用药多能治愈,深部感染需高度重视早期治疗。日常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出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