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有血块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多有血块可能与激素失衡、子宫病变、凝血功能障碍或生活方式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调整饮食、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可针对性改善。
1.激素失衡
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脱落时出血量增加并形成血块。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围绝经期激素波动是常见诱因。口服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可调节周期,中药当归、益母草也有辅助作用。
2.子宫结构异常
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会扩大宫腔面积,经期脱落组织增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经血排出不畅易凝结。超声检查可确诊,5cm以上肌瘤需行腹腔镜剔除术,宫腔镜能切除小型黏膜下肌瘤。
3.凝血功能问题
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K缺乏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影响血液凝固机制。月经期出现大于硬币大小的暗红色血块需警惕,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可明确诊断。补充铁剂改善贫血,氨甲环酸片能减少出血量。
4.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熬夜导致褪黑素分泌紊乱,间接影响激素分泌。寒凉饮食引发子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经血滞留形成块状。经期每日饮用300ml红糖姜茶,腹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
持续三个月以上月经量超过80ml(约浸透16片卫生巾),或血块直径超过2.5cm时建议妇科就诊。记录月经周期图谱,配合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能准确判断病因,避免盲目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