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长了鹅口疮怎么办 三方法处理好鹅口疮

婴儿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口腔清洁和哺乳卫生三方面处理。
1.抗真菌药物治疗
制霉菌素混悬液是首选,每日4次涂抹口腔患处,连续使用7天。克霉唑口腔药片适用于2岁以上幼儿,每日3次含服。氟康唑口服溶液用于严重感染,需按体重计算剂量。用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确保药物充分吸收。
2.哺乳器具消毒
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10分钟,消毒后晾干存放。母乳喂养前用温水清洁乳头,哺乳间隙保持乳房干燥。使用独立消毒毛巾擦拭婴儿口腔,避免交叉感染。安抚奶嘴每次使用后需立即清洗,建议每周更换新奶嘴。
3.口腔环境调节
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每日用无菌纱布蘸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口腔黏膜。避免过度使用湿巾清洁婴儿面部,维持皮肤正常菌群平衡。哺乳母亲需减少高糖饮食,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
鹅口疮复发需排查免疫缺陷可能,持续两周不愈应进行真菌培养。注意与奶渍残留区别,真性鹅口疮擦拭后黏膜会出血。保持婴儿手部清洁,防止真菌经手指传播。母乳喂养期间母亲若出现乳头疼痛、脱屑,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