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抗感染、降压、利尿等措施。
1、血尿:
急性肾炎患者常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茶色。血尿源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红细胞通过破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但无明确尿路感染证据。
2、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通常为0.5-3克/24小时,以白蛋白为主。蛋白尿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相关,严重时可出现泡沫尿。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需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
3、水肿:
晨起眼睑水肿是典型表现,严重时波及双下肢及全身。水肿机制涉及水钠潴留和低蛋白血症,常见于颜面和下垂部位。需每日测量体重,记录24小时尿量评估水肿程度。
4、高血压:
约80%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多为一过性,与容量负荷过重和肾素分泌异常有关。血压通常为轻中度升高,严重者可并发高血压脑病。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警惕心脑血管并发症。
5、肾功能异常:
部分患者出现血肌酐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多为一过性氮质血症。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肾损伤,需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功能损害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
急性肾炎患者需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为0.8克/公斤体重。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血压变化。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严重水肿、少尿或无尿、意识障碍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