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5-2761611次浏览

老年人失眠时,白天尽量保持清醒,进行适量的运动,在睡前用热水泡脚等,让身心放松后,可以更快地入睡,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也可以通过桂圆莲子粥,酸枣仁汤,莲藕苹果排骨汤,莲子猪心汤等食疗方法助眠。

当人们步入老年时,每天的睡眠时间,会越来越少,有的老年人,甚至会在半夜两三点醒来后,再也难以入睡,长时间睡眠不足,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老年人失眠时,要注意及时调理助眠,那么,老年人失眠怎么办呢?
  一、白天尽量保持清醒
  有些人退休后,因为时间比较多,经常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候往往会在边看电视,边打盹的状态中度过,这样就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时间,所以白天尽量保持清醒,减少打瞌睡的时间,可以让晚上的睡眠时间延长。
  二、适量运动
  晚上失眠的人,白天应该适量的多运动,尤其是晚饭后外出散散步,可以放松心情,能让人尽快入睡,并且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三、睡前热水泡脚
  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全身都放松,这样更有利于入睡。
  四、食疗方法助眠
  1.桂圆莲子粥
  如果中老年人有失眠的症状,可以用莲子、桂圆加水煮汤饮用,可以起到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让自己的睡眠质量,变得越来越好。
  2.酸枣仁汤
  酸枣仁可以起到很好的镇定、安神的作用,所以中老年人失眠、心悸不安时,可以用酸枣仁加水煎煮,在晚上睡觉前一个小时饮用,可以让自己尽快入眠。
  3.莲藕苹果排骨汤
  因为莲藕,有安神健脑的作用,排骨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老年人失眠时,可以用苹果、排骨、莲藕一起炖汤食用,也有很好的缓解失眠的作用。
  4.莲子猪心汤
  把猪心切片,和莲子肉一起放到锅中加水,用中火炖煮30分钟后调味,就可以食用,经常食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益智安神,补血养心作用,对于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所以老年人失眠的时候,不妨常吃这道食物。

相关推荐

01:49
褪黑素的功效与作用
褪黑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光刺激对松果体产生抑制性效应,抑制褪黑素分泌。在晚上没有光刺激时,褪黑素的分泌增高。褪黑素刺激MT1和MT2受体,通过褪黑素受体后信号通路的作用,产生生物效应,调节生物节律等功效。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能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睡眠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浅睡阶段短,深睡阶段延长等作用。次日早晨唤醒阈值下降。有较强的调整时差功能。
老年人夜里睡不着觉怎么办
老年人夜里睡不着觉,可以干预进行改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睡觉前可以适当的喝一杯温牛奶或者用温水进行泡脚,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熬夜,每天保持8~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白天尽量不要卧床午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活动,比如慢走、瑜伽、打太极等,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可以使身体疲劳得到缓解,有助于睡眠。比较严重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镇静催眠类或者安神补脑类的药物进行改善。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8

91810次收听

精神亢奋失眠怎么办
精神亢奋失眠的患者,在睡觉前可以喝杯温牛奶,也可以适当的进行泡脚,能够放松神经,从而达到帮助睡眠的作用。因为精神亢奋的因素而造成的失眠现象,患者在晚上睡觉前应该要避免过度用脑,避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可以做些轻松的事情,比如看书、冥想等,能够帮助大脑快速的放松,有助于睡眠。患者需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要过度激动和紧张,因为过度紧张和激动的情绪,会造成大脑中枢神经不断的兴奋,所以会引起失眠的现象出现。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还可以配合医生服用药物调理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70251次收听

老年失眠怎么办
对于大多数的老年朋友来说,失眠是比较经常遇到的一件事情,偶尔失眠的话,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老年经常失眠的话,会给老年朋友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的。老年失眠时,尽量不用安眠药、注意老年抑郁症、清心寡欲,随遇而安、食物调养、重视休息。
治疗失眠穴位方法
临床用针刺相应的脏腑经络之原穴、背俞穴治疗不寐症。治疗时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安眠穴为基础方。胃不和则不眠者加胃俞、脾俞、足三里;肝火上扰者加肝俞、太冲;心肾不交者,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治疗失眠穴位的方法有哪些呢?
失眠的症状表现多样!
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人都出现了失眠的现象,然而对于失眠的症状表现,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的了解,那么,失眠的症状表现具体有哪些呢?下面就请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下失眠的症状表现。失眠常见的一种表现是入睡困难,这种失眠又称难入睡性失眠。这个失眠的症状表现为当躺到床上以后,脑子就变得越来越清醒,过
失眠一般都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失眠有很多原因产生,最常见是神经系统兴奋、紧张、焦虑,精神无法放松导致。具体包括:有吃得太多,胃不和则卧不安,吃的太多气也降不下来。气滞住了,湿气困阻,痰湿阻滞,这个气也不能够很好的归阴,不能够阴阳交泰也睡不着。还有一种血虚也会失眠,气血虚弱大病之后,特别是血虚的无法睡着,梦境繁繁,甚至噩梦、梦魇,虚症导致。还有就是实热症,肿块、疼痛也会导致失眠。所以失眠的原因无非也是内因、外因、虚跟实,具体根据辨证,辨明具体属于哪种证型,然后再进一步给予阴阳调色的方案来调节失眠。失眠分为几个阶段,有一种是入睡困难,另一种是睡眠的维持阶段维持不住,中间质量很低,总是处于浅睡眠,很多梦总觉得纷繁复杂,睡不到深层状态。还有早醒,醒了之后再难以睡着,天亮了还处于痛苦状态,无法入睡。还有一种叫隐匿性失眠,睡饱时间也够了,也能入睡,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很困很疲乏,最后去做失眠分析,发现深睡眠质量是不够的,总是很疲乏,无法达到睡眠效果,这属于隐匿性失眠。
语音时长 02:05

2020-04-22

53772次收听

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这失眠患病率越来越高的社会中,治疗方法满天飞,中医治疗也被人们搬上日程。在治疗时可以使用保健疗法,饮食治疗的方法比较不错,通过制作药粥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还有就是通过填脐治疗与敷足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02:39
长期失眠的危害大概有哪些
失眠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国外有人做过相应的实验,一个人如果不吃饭,能够活一个星期,不喝水能活五天。但是如果不睡觉,只能存活三到四天,就说明失眠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体需要适当的休息,才能够精力充沛地工作。大脑在休息这段时间,也充分的消化一些学到的知识,也会组织新的认知,这样对身体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失眠就不是这样了。长期的失眠以后,最大的危害会给人的精神情绪带来损害。人会变得狂躁、冲动、自伤或者伤人,这样的话对周围、对自己都是不好的。再一个长期的失眠会干扰正常的生理活动,比如说消化系统的活动,比如说泌尿生殖系统的活动,会造成各种各样的一些不良症状出现。此外,失眠对于交通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由于精力不集中,很多人在失眠状态下去开车,就很容易引发更多的交通事故出现,给社会秩序带来很大的危害。
02:12
失眠食疗的方法
失眠的食疗方法包括避免进食过饱、睡前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等。具体如下:一、避免进食过饱,容易加重胃肠负担,难以入睡,即中医所述的胃不和则卧不安。二、睡前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比如胡椒、花椒、辣椒、咖啡、酒精、茶等。三、清淡饮食。牛奶和酸奶具有镇静助眠效果,其内所含的色氨酸有助于催眠。其次可以服用部分健脑助眠的食品,比如核桃、枸杞、桂圆、大枣、小米等。最后,可以选择食疗小配方以缓解失眠,如桂圆枸杞鸡汤、红枣茯苓瘦肉汤。
失眠要怎么治疗
失眠的人可以服用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太阳穴、百会穴等穴位按摩,晚上睡前泡脚也有助眠的作用;适当的运动,睡前避免喝提神饮料,避免熬夜等,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经常失眠严不严重
经常失眠严重。甚至有些人会觉得无力,会头晕、肩酸、背疼等,所以建议经常失眠的人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一个人经常失眠不能及时补觉,整个工作效率会下降,人也很不舒服,他情绪会受影响,身体的机能可能也会受影响,比如老是胃口不好。
语音时长 01:11

2018-09-13

58859次收听

02:16
工作压力太大常常失眠怎么办
若压力还存在,尽量放松情绪,做感兴趣或使人情绪放松的事情;若压力已消除,自身却还感觉有压力,需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帮助。对于工作压力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的情况,最核心的因素是怎样能降低或者是缓解压力的感觉,可能患者失眠的症状就会消失。由于现在的社会节奏快,有很多人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出现失眠的情况。可能有很多的压力因素,无法一时就能够消除,所以,就会有很多人出现失眠的症状。通常情况下,可以包括两种情况。首先是患者在压力还存在的情况下,出现失眠的症状,就要尽量放松自身的情绪,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且能够使人情绪放松的事情去做;还有一种情况是工作压力已经在无形当中消除,自身却还感觉到有压力。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就需要去寻求心理咨询师,或者是心理医生的帮助。
老年人失眠的表现
老年人失眠是临床当中最常见的失眠群体,睡眠质量不高,浅睡眠多,深睡眠少,容易受到声音、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失眠。常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早醒。同时年老多病、夜尿多、起床服药等问题,都会失眠情况。
语音时长 01:19

2018-06-13

53931次收听

01:17
什么是失眠
失眠常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或者早醒,如果上床以后等待睡眠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以上,那我们就可以定义为失眠现象。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原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生活习惯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