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肝炎有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2019-06-1853817次浏览

黄疸肝炎会导致患者浑身乏力,患者会出现持续身体无力的症状。很多患者还会恶心呕吐,并且会十分讨厌油腻的东西,吃不下饭。患者的肝脏会开始肿大,同时还伴随着疼痛。这种病也会导致皮肤发黄骚痒。

黄疸肝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肝脏炎症,它一般伴随着皮肤粘膜黄疸症状,还会出现血清胆红素超标的症状。这种病有可能导致肝脏坏死,所以必须要及时治疗,不然的话它的危害极大,并发症也较多。那么黄疸肝炎有哪些症状?黄疸肝炎患者应该如何护理呢?

一、黄疸肝炎有哪些症状

1.乏力

黄疸肝炎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各项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持续很久的乏力症状。患者在患病后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并且也会因为该病而不想活动,甚至不想起床下床。患者也常常会很没有精神,整个人看上去都比较疲惫和劳累。

2.恶心呕吐

患病后还会出现讨厌油腻和恶心呕吐的症状。患者在用餐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看到或者是闻到了油腻食物,那么就很容易诱发呕吐。很多患者也会因为这一原因而完全吃不下东西,身体体重会迅速减轻。

3.肝脏肿大

这种病会导致患者的肝脏部位出现肿大,而且会越来越大。用手从外部摸肝区部位的话,可以直接摸到肿块。

4.肝区疼痛

肝炎一般都是会造成肝脏疼痛的,所以患者常常会觉得肝区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感,并且这种疼痛还会出现放射痛,患者会觉得后背也跟着一起疼。

5.皮肤发黄

因为是黄疸肝炎,所以患者会出现很多黄疸症状,比如说皮肤和巩膜变成黄色。还有些患者会出现瘙痒感。

二、黄疸肝炎患者要如何护理

1.定时通风

患者所在的病房必须要注意通风,一定要保持空气清新。另外病房也不可以太吵闹,要保证安静。

2.帮助患者排解焦虑

平时不要让患者太过焦虑,可多陪患者说说话来缓解焦虑情绪。

3.注意清洁皮肤

注意清洁患者皮肤,用温水擦洗即可,尽量不要用太热的水或者是肥皂水清洗,否则会刺激黄疸症状加重。

相关推荐

黄疸型肝炎是否传染
黄疸型肝炎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黄疸型的肝炎。其实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的因素。比如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可能会出现黄疸、胆红素的升高、周身皮肤的黄染、眼睛的发黄这种情况,这种黄疸型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去救治,及时地治疗。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像药物性的因素也会导致黄疸型的肝炎,或者是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比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也会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这种黄疸型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另外,有些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也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这种黄疸型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还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25

91113次收听

01:40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要看其原因。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因素。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黄疸、胆红素升高、周身皮肤黄染、眼睛发黄,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及时治疗。其他因素,如药物性的因素或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部分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未完全发育完善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可分为病毒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性。病毒性黄疸性肝炎具有传染性,而其他类型黄疸性肝炎不具有传染性。
黄疸性肝炎治疗方法
患上黄疸性肝炎以后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让病毒对肝脏细胞进行入侵,导致细胞健康受损,造成肝区疼痛加剧,导致疾病的恶化。这类病症可以选择西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或通过水冲击来让体内过多的胆红素排出体外,选择中医的方式进行诊治,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避免全身变黄的状况。
黄疸性肝炎传染吗
很多人在听到肝炎疾病以后都会十分害怕,担心这类疾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但其实黄疸性肝炎是否具有感染性,和它原发的肝炎疾病是否有传染性有关。若因为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黄疸性肝炎,则它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若是因为酒精肝等疾病造成的黄疸性肝炎,则不具有传染性。
黄疸性肝炎什么症状
患上黄疸性肝炎以后,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黄疸型肝炎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全身黄染,特别是在尿液当中,黄染的症状就会十分明显,如浓茶一般的颜色。并且巩膜和皮肤会随着病情的推进也开始变黄。此外,其肝区也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并且身体会感到乏力。
黄疸型肝炎的饮食
对于黄疸型肝炎患者来说,想要病情不再加重,那么注意饮食方面的事项十分重要。这不光要求人注意饮食的烹调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多种营养物质的适当摄入,比如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另外,对于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乏力、头痛、头晕、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黄疸性肝炎大多是由于肝炎病毒、药物或者酒精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引起胆小管阻塞,导致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不同程度增高,所引起身体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进行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总胆红素升高。除眼黄、尿黄、皮肤黄的表现之外,黄疸型肝炎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道症状,通常会有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感,特别是餐后会加重。全身症状包括乏力,甚至会有头痛、头晕的类似感冒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性因素造成黄疸型肝炎,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黄疸型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通常会有凝血功能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9294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黄疸型肝炎可以一般治疗:饮食上保证热量、优质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适当饮水,注意休息,然后是病因学治疗:根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治疗手段,第三个是退黄治疗,使用改善黄疸的药物来治疗胆汁淤积,促进黄疸的消退。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使用药物或者其导致肝损害的病理因素,使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组织被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同时伴随有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液颜色加深、大便较稀或便秘。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时,应鉴别黄疸的类型,判断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6435次收听

急性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急性黄疸肝炎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注意休息,症状较重的选择卧床休息。饮食上注意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如果因恶心呕吐而影响进食、热量不足的可输液补充营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干预措施,改善肝功能的持续伤害。比如停止使用损肝药物,避免化学性和有害性物质的接触,避免饮酒,如果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诱发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还可以进行有针对的规范抗病毒治疗等。出现急性黄疸一般提示肝脏损伤加重,建议住院进行有效护肝退黄疸治疗,联合其他保肝抗炎药物,促进黄疸消退,尽早康复。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61853次收听

急性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急性黄疸肝炎能治好。急性黄疸型肝炎涵盖的范围比较广,生活中常因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引起。急性或者持续性的肝脏损伤会引起胆红素增高导致黄疸,都可以发生急性黄疸型肝炎。如果是甲肝和戊肝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这个是可以完全治疗痊愈的,一般治疗两周到三周就可以根治。以甲肝为例,甲型肝炎是由于感染甲肝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大多数轻度到中度的患者经过有效保肝退黄治疗,能在1~3个月内完全恢复。如果是急性乙型或者丙型黄疸型肝炎,可能转为慢性乙肝,需要根据病情需要抗病毒治疗。少数比较重的黄疸型肝炎,可出现急性肝脏衰竭而发生死亡。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60045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