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性肝炎传染吗

发布时间:2020-03-2453670次浏览

很多人在听到肝炎疾病以后都会十分害怕,担心这类疾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但其实黄疸性肝炎是否具有感染性,和它原发的肝炎疾病是否有传染性有关。若因为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黄疸性肝炎,则它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若是因为酒精肝等疾病造成的黄疸性肝炎,则不具有传染性。

肝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肝炎的种类有很多,但大多数人对肝病的印象都停留在甲肝、乙肝当中,认为这两种肝病具有传染性,所以很多的肝脏疾病,也是具有传染性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肝病的传染性也会有所差异,并不是所有的肝脏疾病都会具有传染性的。那么黄疸性肝炎传染吗?
  一、黄疸性肝炎传染吗
  黄疸性肝炎主要是由普通的肝炎引起的,在发病到症状的出现大约需要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这类肝炎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则需要通过了解它性质才可以进行判断。若是因为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性肝炎,则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传播的途径和病毒性肝炎一致,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也会在性生活当中进行传播。
  若是因为甲肝等引起的黄疸性肝炎,则传染的途径则是粪口传播,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假如是因脂肪肝、酒精肝等病症所导致的黄疸性肝炎,那它则不具有传染性,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要对肝炎进行判断,了解它是否具有传染性,则需明白肝病是通过哪一种肝炎所引起的,才可以明确肝病的性质,做到对症下药。
  二、黄疸性肝炎的注意事项
  1、进行静养

  急性发作期的时候,需要采用静养的方式来进行疗养,若是在疾病高发的阶段,需要卧床进行休息,恢复期和静养期,切勿从事劳动力过强的劳动,避免肝脏受损,尽量保持身体的安静,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肝病传染
  由于急性发作期的黄疸性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主要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在家庭当中需要做好防护的措施,避免共同使用同一样物品,尽量减少和病患的伤口接触,但日常的普通接触并不会导致肝病的传染。

相关推荐

01:40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要看其原因。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因素。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黄疸、胆红素升高、周身皮肤黄染、眼睛发黄,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及时治疗。其他因素,如药物性的因素或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部分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未完全发育完善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黄疸肝炎吃什么食物好
身体患有黄疸肝炎的人应该多吃一些对自身身体有益的食物,比如玉米须以及柠檬等,因为这类食物都具备着不错的退黄效果,其中柠檬还拥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也可以考虑适当的吃一些可缓解病症的食物,比如菠萝以及橙子等。
黄疸性肝炎什么症状
患上黄疸性肝炎以后,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黄疸型肝炎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全身黄染,特别是在尿液当中,黄染的症状就会十分明显,如浓茶一般的颜色。并且巩膜和皮肤会随着病情的推进也开始变黄。此外,其肝区也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并且身体会感到乏力。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乏力、头痛、头晕、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黄疸性肝炎大多是由于肝炎病毒、药物或者酒精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引起胆小管阻塞,导致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不同程度增高,所引起身体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进行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总胆红素升高。除眼黄、尿黄、皮肤黄的表现之外,黄疸型肝炎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道症状,通常会有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感,特别是餐后会加重。全身症状包括乏力,甚至会有头痛、头晕的类似感冒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性因素造成黄疸型肝炎,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黄疸型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通常会有凝血功能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9294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黄疸型肝炎可以一般治疗:饮食上保证热量、优质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适当饮水,注意休息,然后是病因学治疗:根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治疗手段,第三个是退黄治疗,使用改善黄疸的药物来治疗胆汁淤积,促进黄疸的消退。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使用药物或者其导致肝损害的病理因素,使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组织被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同时伴随有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液颜色加深、大便较稀或便秘。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时,应鉴别黄疸的类型,判断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6435次收听

黄疸肝炎会传染吗
毒性肝炎导致黄疸肝炎会传染,酒精、药物、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黄疸型肝炎,没有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导致黄疸型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血液、排泄物和呕吐物中均可能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强传染性。若排便后双手没有彻底清洗就去接触食物,该食物就会被污染,若其他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可能会被传染。而苍蝇、昆虫等如果接触含有肝炎病毒的大小便之后,还可能造成更大范围传播。日常生活中打耳洞、修脚、补牙等口腔治疗,内镜检查等,使用器械如果消毒不彻底,也有可能引起肝炎病毒传播。预防黄疸肝炎,除保持个人和环境清洁卫生,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创伤性检查治疗,还应该注意避免自己皮肤和粘膜破损,做好个人防护。而酒精、药物、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黄疸型肝炎,并没有传染性。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7

56159次收听

急性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急性黄疸肝炎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注意休息,症状较重的选择卧床休息。饮食上注意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如果因恶心呕吐而影响进食、热量不足的可输液补充营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干预措施,改善肝功能的持续伤害。比如停止使用损肝药物,避免化学性和有害性物质的接触,避免饮酒,如果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诱发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还可以进行有针对的规范抗病毒治疗等。出现急性黄疸一般提示肝脏损伤加重,建议住院进行有效护肝退黄疸治疗,联合其他保肝抗炎药物,促进黄疸消退,尽早康复。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61853次收听

急性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急性黄疸肝炎能治好。急性黄疸型肝炎涵盖的范围比较广,生活中常因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引起。急性或者持续性的肝脏损伤会引起胆红素增高导致黄疸,都可以发生急性黄疸型肝炎。如果是甲肝和戊肝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这个是可以完全治疗痊愈的,一般治疗两周到三周就可以根治。以甲肝为例,甲型肝炎是由于感染甲肝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大多数轻度到中度的患者经过有效保肝退黄治疗,能在1~3个月内完全恢复。如果是急性乙型或者丙型黄疸型肝炎,可能转为慢性乙肝,需要根据病情需要抗病毒治疗。少数比较重的黄疸型肝炎,可出现急性肝脏衰竭而发生死亡。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60045次收听

黄疸肝炎有哪些症状
黄疸肝炎会导致患者浑身乏力,患者会出现持续身体无力的症状。很多患者还会恶心呕吐,并且会十分讨厌油腻的东西,吃不下饭。患者的肝脏会开始肿大,同时还伴随着疼痛。这种病也会导致皮肤发黄骚痒。
黄疸肝炎会传染吗
黄疸和肝炎病不是一种病,是两种病联合发作的。所以患有黄疸是并不具备传染性的,但是患有肝炎传染的几率就会很大。几乎所有种类的肝炎都是会通过血液来进行传播感染的。丙肝、乙肝等是会通过母婴和性生活传染的。
胆红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有不少疾病的出现都会导致大家的身体出现胆红素偏高的情况,比如说肝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等,新生儿在72小时内出现黄疸的情况的话,也容易出现胆红素偏高的症状,除了以上这些疾病以外,当大家输入和自身血型不符合的血液以后,也会导致自身的身体出现胆红素偏高的情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