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病毒性肝炎怎么检查

发布时间:2019-11-1857672次浏览

病毒性肝炎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甲肝抗体、丙肝抗体、戊肝抗体等这些检查来明确诊断的。病毒性肝炎检查还需要进行肝功能、腹部彩超等检查,当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进行综合的分析,遵医嘱检查治疗即可。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就是乙肝,除此之外就是丙肝。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的,乙肝和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很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检查治疗。那么,病毒性肝炎怎么检查?
  病毒性肝炎的检查主要包括生化学免疫学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主要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等。对于病毒性肝炎,首先要通过血清学免疫指标来明确具体的肝炎类型,比如甲肝抗体、乙肝五项、丙肝抗体、丁肝抗体、戊肝抗体以及相应的病毒定量检查,可以确诊为病毒性肝炎。
  其次要进行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来评估病毒性肝炎所造成的肝脏损伤程度。同时,还要进行肝胆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比如彩超、核磁共振等,来评估肝炎所造成的肝脏影像学的变化,必要时还要做肝活检组织病理学的检查,来了解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
  1、肝功能检查
  肝细胞丙氨酸转氨酶的血清酶学检测结果显示,血清中肝细胞坏死1%可使血清浓度增加1倍,急性肝炎阳性率为80%左右。天冬氨酸转氨酶是心肌中最高的浓度,因此在确定对肝功能的影响时,首先应排除心脏病的影响。
  AST80%在肝细胞线粒体中,一般肝功能损伤伴ALT升高高度,如果血清AST明显升高,常表明肝细胞严重坏死。线粒体释放到血液中的AST,血清转氨酶的水平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大致平行增加,但重型肝炎,胆红素可能增高,而转氨酶却下降,即胆汁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
  2、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甲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阳性可诊断为近期HAV感染,抗HAV-IgG阳性可反映过去的感染和免疫情况。乙型肝炎1 HBsAg和抗-HBs:HBsAg阳性表明目前HBV处于感染阶段。抗-HBs为免疫保护性抗体阳性,表明对HBV有免疫力已建立。

相关推荐

02:24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比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或简单的保肝药治疗,患者基本可以恢复。病毒是一个自身的体内清除的过程,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抗病毒的药物去处理。急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治疗,90%的患者病毒可以自然清除,不需要特殊的药物处理;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需要在适合的时机给患者服用口服、特效抗病毒的药物。乙型肝炎有针剂的注射、干扰素的治疗。丙型肝炎根据患者不同的丙型肝炎的基因分型的不同,用药的选择不同,基本上治疗三个月的疗程,丙型肝炎是完全治愈。
02:19
病毒性肝炎怎么预防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要分病毒的不同,预防的方式也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预防的方式主要是注意个人的手部卫生,一定是饭前便后要洗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因为传染途径的不同,所以预防方式也不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主要是血液和体液的传染方式。乙型肝炎可以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丙型肝炎,最好的预防方式对于我们生活行为的自己的一个规范,避免共用注射器,然后其它的像体液的传播也是做好防护措施。
谷丙转氨酶偏高吃什么药
转氨酶偏高有很多原因,不要盲目服用降酶类药物,需要寻找转氨酶高的病因,单纯的谷丙转氨酶偏高,而其他检查结果正常,一般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引起的。平时注意不要进食油炸油煎的食物及其它各种油腻食物,不要进食腌制食物,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粗粮,多喝水,按时休息,不要熬夜,不要吸烟饮酒。一般情况下,通过良好的生活及饮食干预就可以恢复正常,不需要药物治疗。再看体内是否有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检查病毒性肝炎的指标,肝功能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医嘱服用甘草酸二氨等护肝药物,如果护肝治疗效果不好,那么,就一定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还需要完善腹部彩超的检查,看一下肝脏的形态结构,如果说存在着肝硬化或者是早期肝纤维化,那么就一定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64854次收听

谷胺酰转肽酶高是什么原因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和肝,胚胎期则以肝内最多,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正常值为3~50U/L(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法)。此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仅轻中度升高。但当阻塞性黄疸时,此酶因排泄障碍而逆流入血,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均可引起血中转肽酶显著升高,甚至达正常的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γ-GT亦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肝病。谷胺酰转肽酶高的原因很多:1、嗜酒:许多长期嗜酒的人,酒精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同时嗜酒的患者很容易导致为酒精性脂肪肝。2、进补高蛋白:正常人在过度进食高蛋白补品后也容易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进食的高蛋白补品增加了肝脏的负担所造成的,此时需要改善饮食习惯即可。3、药物:如果最近在服用某些药物,肝功能检查时发现氨酰转肽酶偏高,那么很可能是该类药物导致肝脏负荷加重造成氨酰转肽酶偏高的。此时停药后会恢复正常。4、肝病: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肝病主要有有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等)、脂肪肝、酒精肝、继发性肝病、肝腹水、肝硬化、肝癌等。病因为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从而引起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长期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的肝病患者,可能有肝坏死倾向。5、肾病: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肾病主要有肾炎、肾积水、肾结核等,因为谷氨酰转肽酶主要存在于肾脏,肾出现问题谷氨酰转肽酶出现异常是比较普遍的,需要及时查明病因。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60283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物
患有肝炎病毒后,首先需要应用抗病毒的药物,目前比较常用的药物有两大类,分别是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其次可以应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抗病毒的疗效;另外,还可以应用一些护肝的药物,促使受损肝细胞尽快修复,从而改善肝功能。
病毒性肝炎携带者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携带者体内有肝炎病毒,所以和病毒性肝炎一样也具有传染性。它的传染途径和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也相同,会通过粪口传染、血液传染、性生活传染、母婴传染、密切接触传染等。所以平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降低传染率。
病毒性肝炎能过性生活吗
一般不建议病毒性肝炎发生性生活,主要是由于病毒会通过性接触方式传播。但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能否正常同房会受到病人肝功能情况的影响。而如果是慢性肝炎,则也可以适度性爱。另外,个人体质较强的患者也可以在采取安全措施条件下同房。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和其类型有关系。如果说是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以及密切接触传染。如果是乙型、丙型以及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还是通过血液传染,也会通过母婴传染或者是医源性传染,另外就是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
病毒性肝炎怎么调理
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该怎样调理,其实是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来进行判断的。因为病毒性肝炎其实分为五种,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是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病毒性肝炎定义: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如果说是甲肝或者是戊肝,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病的形式,病人会觉得症状很重,吃不下东西,频繁的恶心呕吐,厌油,全身没力气,而且小便黄象浓茶色,还会有眼黄、尿黄的现象。那这个时候我们要调理,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一定是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让全身的这个能量都用于肝细胞的修复,同时在饮食上要清淡低脂饮食。因为这个时候再给大鱼大肉,第一吃不进去,第二反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肝脏炎症的修复。那么这是急性肝炎甲肝和戊肝要注意的事项。那如果说是一个慢性乙肝或者是慢性丙肝,那么我们因为这些病人会慢慢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肿瘤,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过程。所以他们在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如何调理呢,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注意千万不能喝酒,酒精跟病毒会有一个协同的作用。乙肝加酒精肝或者丙肝加酒精肝比起单纯的乙肝,将来进展到肝硬化肝肿瘤的这个概率会大大地提升。所以它会加速病情的进展,所以慢乙肝、慢丙肝的病人一定是要求不能喝酒的。另外还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病情的进展。还有就是注意不要乱吃一些可疑的伤肝的药品,伤肝的药品甚至是保健品。病毒性肝炎的日常调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清淡低脂饮食;3、不能喝酒;4、不能熬夜;5、不乱吃伤肝药品保健品。还有要主动的到医院去定期检查,因为他们的症状比较轻微,不到医院主动的检查可能漏掉一些病情的这个早期判断的机会。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10

60082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做什么检查
病毒性肝炎首先要做肝功能的检测,再做相应病原学检测。如果发现肝损伤确实存在而且比较严重,然后就要判断是哪种病毒引起的肝损伤。针对甲乙丙丁戊这五种类型的病原,有不同的病原学检测。甲肝可以查甲肝的lgM抗体,乙肝我们可以测乙肝五项,HBV-DNA和抗HBClgM抗体。丙肝一般要测丙肝抗体和HCV-RNA,丁肝有丁肝的IgM抗体,戊肝有戊型肝炎的抗体叫抗HEV。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检测指标:甲肝的lgM抗体;乙肝五项、HBV-DNA和抗HBC-lgM抗体。因为病毒性肝炎是甲、乙、丙、丁、戊这五种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那要判断一个病人肝脏炎症损伤的程度,我们必然要查肝功。肝功里边比较重要的指标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还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这都是判断肝细胞炎症损伤的重要指标。丙肝抗体和HCV-RNA;戊肝抗HEV;丁肝的lgM抗体。那么第一步查肝功。第二步查病原。如果明确了是其中一种,比如说明确了是乙肝病毒,那在治疗方面可能除了保肝降酶之外,还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那如果说是一个丙型肝炎也是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0

61227次收听

02:38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症状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症状是不一样的,主要有全身乏力,食欲明显下降,恶心厌油呕吐、不消化,严重者会有肝腹水。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1、甲肝和戊肝为急性发病,症状相对比较严重,患者往往伴有突然的全身乏力,食欲明显下降,恶心厌油呕吐,包括眼黄、尿黄、皮肤发黄等症状。2、乙肝和丙肝多会慢性发病,临床症状相对比较轻,容易被忽略。临床上慢性乙肝、丙肝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有的可能容易累、不爱动、不消化、上腹胀堵或者是没有食欲等,也有时候会出现小便轻微发黄的现象。慢性乙肝、丙肝没有积极治疗的话可能会进展到肝硬化阶段,此时会有肝区胀痛不适,肝腹水引起下肢的水肿,肚子发胀,排尿减少等。
02:51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意思
病毒性肝炎是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不同类型的肝炎临床症状特点不一样。1、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来得急症状重,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小便发黄等症状,但是在临床上积极对症进行治疗一个月左右可以治愈,不会转为慢性肝炎。2、乙肝和丙肝多会慢性发病,被称之为沉默的疾病,临床症状相对比较轻,没有特异性,疾病早期容易被忽略。多出现轻微乏力症状,不爱动,吃东西不消化、没胃口,吃饭后上腹胀堵不消化,也会出现小便轻微发黄。临床上对于慢乙肝、慢丙肝是根据他们的临床检测结果来判断病情,而症状往往是次要的。
02:51
病毒性肝炎能自愈吗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性肝炎类型,属于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能否自愈和肝炎的类型非常有关系。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往往会引起急性肝炎症状,这两种类型肝炎是不会慢性化的,也称之为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一般是在肝炎急性发作期积极对症使用药物治疗,肝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急性乙肝丙肝如果没有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会慢性化,变成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当病毒持续在血液中复制引起肝细胞炎症损伤后会出现肝纤维化,日积月累会进展到肝硬化甚至癌变。所以乙型和丙型肝炎是不能自愈的,一经确诊后需要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控制肝脏炎性改变,防止病情进行性加重。
转氨酶高是什么原因
通常情况下,转氨酶偏高可能与剧烈运动、长期饮酒、药物影响、肝炎、脂肪性肝病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可以通过适当运动、避免过度饮酒、遵医嘱更换药物、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
病毒性肝炎能导致肝硬化吗
病毒性肝炎里边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相比之下,丙型肝炎可能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在我国乙型肝炎的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很多的肝硬化都是乙肝肝硬化,如果没有经过治疗,反复的肝炎损害,逐渐的发生肝脏纤维化,经过15年到20年,有可能慢性肝炎患者就转化为肝硬化,其中还有少部分肝硬化患者会转变为肝癌。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都要及时的监测肝功能和肝脏B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如果有肝炎、肝损害的表现,选择适当的时机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是一旦发现确诊,就应该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因为慢性丙型肝炎现在已经是可以治愈,不至于让发展为肝硬化。现在关键的就是乙型肝炎,还没有治愈的办法,但是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不让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语音时长 01:28

2018-09-14

62654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