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发布时间:2020-03-0564868次浏览

急救方法的类型有很多,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有颈动脉搏动,脸色转成红润,可以自主呼吸等,做心肺复苏一定要注意动作一定要正确,最好是两个人交替进行,这样才不会过于疲累。

大家对心肺复苏应该是有一定了解的,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抢救措施,心肺复苏到底起没起效果可以通过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如果患者有好转的迹象,那么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心肺复苏有效特征有颈动脉搏动,当按压起到效果的时候,按压一次就可以触摸到颈动脉搏动一次,如果终止按压那么搏动就会消失,需要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当按压停止以后脉搏仍然存在证明心脏搏动已经恢复,还有脸色红润,在心肺复苏有效果的时候患者脸色会由紫绀转成红润,如果变成灰白色就证明复苏没有达到效果。心脏复苏有效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自主呼吸的情况,瞳孔也会由大变小,还会对光有反应,四肢抽动,眼球活动,这都证明心肺复苏起到了作用。
  终止抢救也有一定的标准,在抢救患者的现场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心肺复苏,一定不能轻易放弃,但如果患者循环以及呼吸已经有了有效恢复,那么就可以考虑暂停,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没有心跳搏动,在常温下心肺复苏已经持续了半个小时以上,而其他的医护抢救人员到场以后确定患者已经死亡,那么就可以停止心肺复苏。由其他更加专业的人员接手进行心肺复苏以及接替抢救就可以停止做心肺复苏。
  做心肺复苏正确的姿势很重要,像手腕以及手臂肯定是保持打直的状态,在按压的时候手臂需要和身体保持垂直,一定要用力按压,虽然力度太大可能会压折肋骨,但是不用力就起不到作用,无法按压到心脏,大概每分钟按压次数是在100次左右,做上一组抢救的人会觉得非常累,但还是要坚持标准动作,否则就起不到抢救效果,觉得非常疲累的时候已经按不动的时候可以换一个人继续,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次按压的深度以及次数是足够的,还需要把气道以及口腔里面的物质清理干净,进行气道放置,还需要继续做好人工呼吸。

相关推荐

01:40
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心肺复苏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当今时代应该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的抢救。心脏进行复苏的情况下,心脏按压和呼吸的比例,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的徒手心肺复苏,比例都是302,即每进行30次有效心外按压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1个循环,如此进行5~6个循环之后,判定患者的心跳、呼吸是否恢复。在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的时候,要注意比例的掌握,但是并不代表302等于151,即不是进行15次心外按压之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而是要严格执行30次心外按压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按照美国AHA制定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首先第一步要确定现场环境安全,使患者和施救者都处于相对安全环境,才能开展心肺复苏。早期心肺复苏步骤是ABCD,也就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按压,根据条件情况允许,进一步开展药物治疗或者电除颤。近期根据国际循证医学证据和近五年在实践当中碰到的问题,美国AHA在15年再版指南当中,把顺序做出调整。CABD,也就是先做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条件允许情况下,再进一步做药物治疗和电除颤。这里面为什么要做出一些调整呢?因为在专业人士或者非专业人士,到达患者跟前进行抢救时候,往往容易耽误胸按压抢救。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开放气道和呼吸上,所以把步骤做出调整,一定要先做胸按压。
语音时长 01:23

2020-01-06

66471次收听

心肺复苏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按压频率,在2010年美国AHA制定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上指出是至少100次。到底是多少合适呢?120还是150?这样就带来实践操作过程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标准不统一就会造成实践抢救当中按压频率不统一,这样就会存在一些问题。过少达不到效果,过多按压频率会造成不必要损伤,所以同样根据10年以后,在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美国AHA在15年再版指南当中把按压频率改成100-120次。100-120次是比较符合临床实践,在这个频率下能保证胸廓起伏,促进心脏泵血维持体循环。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不恰当高频率按压,比如超过120次,就可能带来一系列意外伤害。
语音时长 01:20

2020-01-06

50694次收听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跟心肺复苏步骤相关,比如15年AHA制定国际指南中提倡CABD。CABD这几个环节当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胸按压,强调有效心肺复苏,那么按压频率、按压力度、方向,再就是特别强调不要中断按压,特别是不能超过10秒钟中断,再一个按压时候要注意,使胸廓充分反弹,同时要避免按压手掌离开胸部,避免造成冲击式按压容易造成骨折,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和第三环节,就是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要注意头体位摆放,要注意气道通畅,还要注意潮气量,注意通气频率,这是AB环节。D就涉及到更专业操作,就是药物治疗和电除颤。特别是电除颤,既然是电流冲击,那肯定会不可避免造成损伤,一定要遵循标准除颤流程,才能避免意外伤害。
语音时长 01:37

2020-01-06

57889次收听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什么
心肺复苏操作按美国AHA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相应步骤来说存在并发症。比如胸按压,不适当按压会造成胸骨和肋骨骨折。开放气道如果操作过猛,或者是忽略病人是否存在颈髓损伤,这样会造成二次伤害。除颤同样如此,电流设备对心肌是有一定伤害。所以正确涂抹导电膏,正确除颤位置,选择合适除颤能量,这是非常关键,可以避免发生心肌损伤。因为电流冲击心脏,不可避免会引起心肌细胞破坏,心肌酶血释放,有可能导致复苏后低心排综合征。也就是虽然成功复苏,但是心脏功能发生下降,甚至发生心衰、心源休克,影响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
语音时长 01:26

2020-01-06

60546次收听

心脏骤停为什么要早期电除颤
心脏骤停要早期电除颤的原因有心脏骤停有90%都是由于心源性,心源性就是涉及到室颤、室速这些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所以要尽可能早期除颤。心脏主要功能是维持体液循环稳定,保证重要器官供血,所以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供血中断,不可避免发生心、脑、肾这些重要器官血流中断,就不可避免发生器官功能损害。脑对血流耐受程度很低,身体大部分血流供养都是脑消耗,所以一旦发生血流中断,心脏骤停就会发生器官功能损害,有研究表明,一旦心脏骤停10秒就可以出现意识丧失,30秒瞳孔散大,一分钟呼吸停止。美国AHA指南,院内三分钟,院外五分钟,每提前一分钟,患者生存率就会提高10%。这里边有黄金五分钟概念,就是如果除颤时间过晚,甚至超过五分钟,那么即使后期除颤成功,在这期间大脑细胞也不可避免发生损伤。最后有可能造成虽除颤成功,但发生脑功能障碍,成为植物人,这是很可怕的结果,无论是给家庭、给社会都会造成更严重的负担。
语音时长 01:48

2020-01-06

49068次收听

02:13
心肺复苏的步骤
早期心肺复苏步骤ABCD,就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按压,根据条件情况允许,开展药物治疗或电除颤。近期根据医学证据和实践当中碰到的问题,把顺序做出调整。CABD,先做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条件允许情况下,做药物治疗和电除颤。心肺复苏步骤,按照美国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首先要确定现场环境安全,患者和施救者都处于安全环境,开展心肺复苏。做调整在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进行抢救时候,往往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开放气道和呼吸上,所以把步骤做出调整,一定要先做胸按压。
02:14
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
根据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美国AHA在15年再版指南当中,把按压频率改成100到120次。心肺复苏按压频率,在2010年美国AHA制定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上,指出至少100次,但带来实践操作过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标准不统一造成实践抢救当中按压频率不统一、存在些问题。过少达不到效果,过多按压频率会造成不必要损伤,在频率下能保证胸廓起伏,促进心脏泵血维持体循环。在实践过程中,如不恰当高频率按压,如超过120次,可能带来一系列意外伤害。
02:28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注意,按压频率、力度、方向,注意潮气量,电除颤要注意标准流程。心肺复苏注意事项跟心肺复苏步骤相关,几个环节当中都可能会出现问题。一、如胸按压,强调有效心肺复苏,按压频率、力度、方向,特别强调不能超过10秒钟中断,再一个按压时候要使胸廓充分反弹,同时避免按压手掌离开胸部,避免冲击式按压造成骨折,这是第一个环节。二、第二个环节和第三环节,就是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要注意气道通畅,还要注意潮气量,注意通气频率。三、药物治疗和电除颤。特别是电除颤,既然是电流冲击,一定要遵循标准除颤流程,才能避免意外伤害。
01:52
心肺复苏怎么做
心肺复苏怎么做,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因为大家都是非专业从事者,所以怎么操作还是应该参加培训,比如社区培训、医院培训,甚至学生入学,大学生参加夏令营,这些培训会掌握正确抢救步骤。比如抢救时患者体位应该如何摆放、做胸按压时候按压的部位、操作手势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甚至是否会产生意外伤害都密切相关。只有参加培训,才不至于在给患者抢救时候忙中出错,避免造成操作不准确,或者操作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
溺水对脑有损害吗
溺水是否对于人体的大脑造成损害,通常是由于患者遭受溺水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一般而言,倘若人类的大脑缺氧达到了4分钟到6分钟,那么软组织就有可能发生损伤;倘若大脑出现了缺氧10分钟以上,那么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发生。
什么情况下需要心脏复苏
心肺复苏就是见于猝死的情况下,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这个时候,首先要判断病人的呼吸和脉搏,即摸一下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如果颈动脉没有搏动,病人意识丧失,同时伴有呼吸也停止,此时要紧急采取心肺复苏,最重要的是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就是把病人仰卧平躺在地上,然后用两个手按压病人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来进行有效的按压,帮助心脏排血,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心肺复苏怎么做
心肺复苏在现场地点允许的情况下,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应将病人置于坚硬的地面上,以保护病人的颈部和肘部,然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首先,胸外按压应该在乳头和胸骨交叉的地方进行。压缩强度应大且均匀,压缩频率应在每分钟100-200次。
心脏胸外按压什么时候能够停止
一般而言,为了尽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对于溺水者的心脏胸外按压应该尽可能延长时间,即便是主观上觉得没有太大的希望的时候,也不要急着放弃,应该继续坚持一段时间。不过,倘若有医护人员到来,又或者是患者恢复了意识,这个时候就可以停止了。
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CPR)是在心脏骤停时利用人工呼吸和外部压力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恢复泵血功能,为身体重要器官提供泵血,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心脏骤停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