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ct能看出骨质疏松吗

发布时间:2020-05-2961514次浏览

通常情况下,CT是能够看出人身体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状况的,但如果发作骨质疏松的时间不是很长,也可能会出现漏诊的现象。而除了CT检测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其它检测方法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状况,比如生化检查以及x线检查等。

由于现如今很多人都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再加上在日常生活当中又缺乏运动,所以有不少人都发作了骨质疏松这种疾病。该病症的出现很有可能会导致人身体出现骨折的状况,还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那CT能看出骨质疏松吗?
  一、CT能看出骨质疏松吗
  大多数情况下,CT还是能够看出人身体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情况的,但如果个人刚发作骨质疏松没有太长时间,病情比较轻微,也可能会出现漏诊的情况。骨质疏松主要是指人体骨质当中的单位体积内的骨量逐渐减少所导致的骨科疾病,通过CT检测能够明显发现人骨骼皮质在不断变薄,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骨质分层以及骨小梁稀疏的情况。
  部分患有该疾病者通过CT检查结果,还有可能会发现自身存在脊柱变形以及椎体呈凹陷状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会损害到周围的软组织,这一般意味着人身体发作的骨质疏松情况尤其严重。
  二、骨质疏松的其他检测方法
  1X线片检查

  通过X线检查往往就能够判断人身体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一般是在人的患病部位或出现剧烈疼痛感的部位来进行X线扫描检查,通常能够发现是否存在病变的情况以及骨折的状况。如果确实存在骨质疏松状况,那么往往能够发现骨小梁减少以及骨透亮度增加等情况。
  2.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也是目前在临床上用来检测骨质疏松病症常用的方法之一,该项检测方法能够通过测定人训练当中的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来判断体内血钙的含量,从而作为整多啊骨质疏松的依据之一。例如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以及血清值等。

相关推荐

01:02
孕妇几个月开始喝奶粉最好
一般没有孕妇几个月开始喝奶粉最好的说法,在妊娠3个月左右开始喝奶粉比较好。奶粉是一种常见的牛、羊或者其他动物的乳汁为原料,经过各种工艺制成的粉末。添加了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补充营养、预防骨质疏松、美容的作用。所以喝奶粉有助于身体健康,妊娠3个月时,胎儿对于营养摄入的要求较高,孕妇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满足胎儿发育需求,所以此时可以喝奶粉。因此,孕妇妊娠3个月左右开始喝奶粉比较好,可以满足胎儿和自身的营养需求。由于奶粉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所以日常需要注意适量喝,避免过量导致营养过剩,影响胎儿以及孕妇的体重,可能会带来身体负担,不利于自然分娩。
02:08
咖啡会骨质疏松吗
大量且长期的喝咖啡会影响钙质的吸收,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其对骨质代谢及成骨、破骨不太干预,但会影响钙的吸收。年轻同志一般情况下,本身不是一个骨质疏松的体质。50岁以后的女性绝经,本身钙量就在流失,是一个高速骨转换的情况。喝大量的咖啡是一个破骨、骨钙丢失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年轻同志喝咖啡能够提神,能够工作,同时能够增加活跃程度,对活动有一定的刺激,骨头质量不会疏松。所以,喝咖啡与年龄有关系,年轻同志正常工作一天,喝咖啡不会导致骨质疏松,但岁数大的同志,大量喝会影响钙质吸收。
骨质疏松怎么检查
骨质疏松症是骨科的常见并多发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玻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
骨质疏松与遗传有关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秘性很强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大家应该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患病后尽早到正规医院治疗,那么,骨质疏松与遗传有关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哪些因素会导致骨质疏松,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骨质疏松如何确诊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最主要就是依赖于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的结果分为三个层次,如果骨密度检查的结果T值是在-1以上,提示骨量正常;T值在-1--2.5之间,认为骨量减少;T值<-2.5就称之为骨质疏松。但是骨质疏松的诊断绝对不是这么简单。除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外,还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就是由于其它各种原因,包括疾病以及药物等因素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确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疾病排除。除了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之外,还需做实验室的其他检查,包括抽血化验患者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总维生素D水平等反映骨代谢活性的指标,平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骨质疏松。
语音时长 01:32

2020-08-18

54645次收听

骨质疏松饮食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饮食要保证摄入足够骨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食物、钙剂、维生素D。一、蛋白质是骨胶原,是骨质合成最基本的元素,因此摄入蛋白质食物要充足。若蛋白质摄入不够,骨营养流失更多。每天蛋白质食物建议在45g以上90g以下;二、维生素D。维生素D正常需量,尤其是老年人每天要达到600IU到800IU。已经有骨质疏松患者,建议每天800IU到1200IU之间;三、钙剂。在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的情况下,钙剂补充每天在600mg到900mg之间。中国人的习惯是350mg到450mg左右,还要再补充400mg到600mg的元素钙。元素钙,不能只看钙重量,要看钙含量;四、多吃含钙磷成分较高食物,如鱼虾、牛奶、乳制品等。注意尽量不要吸烟、不要喝酒,不要饮用过量咖啡和浓茶、碳酸饮料。
语音时长 02:00

2020-08-18

55495次收听

重度骨质疏松的表现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异常的疾病,病情发展是由轻到重的,往往在重度骨质疏松之前,患者就会有一些骨质疏松的体征。重度骨质疏松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乏力,腰背部或者四肢负重骨的酸疼,一般受到轻微的外力或者没有明显外力的情况下,会发生骨折,多数发生在脊椎,以胸腰段和腰椎下部为多见,发生骨折以后,局部往往有比较明显的疼痛,但是口服止痛药是可以忍受的,腰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以后,患者在忍受疼痛的情况下,是可以下地走路的,只是在改变体位的时候,疼痛会比较剧烈,检查核磁可以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受到轻微的外力的作用下,还容易出现髋部的骨折,比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而且骨折以后骨折愈合会比较缓慢,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有意识,要预防重度骨质疏松引起的相关的骨折出现。
语音时长 01:38

2020-01-09

50428次收听

骨质疏松与骨软化症一样吗
骨质疏松与骨软化症一样。骨质疏松与骨软化症异同点如下:骨质疏松与骨软化症类似,均与骨骼有关,骨折风险均较高,但发病的本质和形成原理不同。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骨骼强度减低和骨折危险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是由骨基质和骨矿物质量等比例的减少,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或者骨成分与骨量丢失所形成,表现为骨质脆性增加、强度减低。骨软化症只是骨矿物质减少,本质与佝偻病类似。表现为骨骼变软、脆性减弱、硬度减弱以及强度减弱。骨质疏松防治的基本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的基本补充剂。饮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因为只有通过充足的外力刺激,才能够让骨的部位有更多的钙盐沉积,以减轻骨质疏松。加强体育锻炼、定期复查、做好评估、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0

47048次收听

膝盖下面疼是怎么回事
膝盖下面疼可能受凉、劳损、缺钙、膝关节病和髋关节病等。膝盖疼痛是临床中常见症状,引起膝盖疼痛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1、受凉:膝关节受凉,导致血管收缩,引发膝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痉挛收缩,内部软骨水肿,从而诱发疼痛。2、劳损:长时间的负重、过度的牵拉、剧烈的运动导致膝关节韧带出现拉伤或者膝关节内部软骨、半月板磨损,引发膝盖的疼痛。3、缺钙:骨质疏松导致、4、膝关节病包括:滑膜炎、骨关节炎、风湿性的关节炎、骨刺、痛风等都会引起膝关节疼痛。5、髋关节、盆腔、脊椎或者神经系统异常也可引起膝关节疼痛,因此出现膝盖疼痛时必须尽早就诊。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避免诱发因素是治疗膝盖疼痛的关键,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体重、注意膝部保暖、不做剧烈运动、加强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增强对膝关节的保护,合理膳食、增强营养、注意补钙等等。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05

54460次收听

骨质疏松应该补什么
骨质疏松的患者应该补充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说可以经常喝排骨豆腐虾仁汤,这种汤能够强身健体,并且滋养五脏。其次核桃粉牛奶水能够补虚损,可以针对治疗肾阳虚型的骨质疏松患者。除此之外经常喝虾仁粥还能强身健体,帮助患者补肾益气。
02:02
吃钙片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的预防称为三级预防,吃钙片是其中很必要的一环。第一级预防是在小孩的时候就应该有充足的钙剂补充,还应该有充足的维生素补充,如果这样的孩子有腹泻,或者有其他的原因,导致牛奶的钙质吸收不了,早期需要补充钙质,同时加强体育活动。在二级预防检查的时候,成年人已经有了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这样的病人更需要补充钙质,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膳食结构里的钙质是不够的,所以多数还是主张饮食方面,有偏食的人要早期补充钙质。在三级预防的时候,病人已经出现骨质疏松,钙质更是一个基础量。以前的调查表明,饮食结构里大约普通人平均缺600毫克,所以600毫克是补充钙质的一个基础量。
02:21
骨质疏松检查什么
骨质疏松首先要做骨密度检查。临床中常用的是双能X线检测吸收法,基本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要针对于病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检查,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差别较大,做完骨密度检查后,还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碱性磷酸酶等。一般原发性骨质疏松,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都正常。如果有异常,要更进一步检查,比如查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维生素D水平、M蛋白的鉴定,甚至还要查皮质醇水平,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还应该拍腰椎片,以发现有没有压缩性椎体骨折,初步判断骨折的程度。有些老年有骨折,不一定在临床上有明显表现,可能仅仅表现身高变矮,所以在发现骨质疏松后,不要忘了给病人拍片。
02:03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身体产生损害。很多人都是在发生骨折后,才开始重视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以引起腰背部酸疼或全身性骨痛,尤其是在翻身、坐起或负重活动后会有明显的加重;其次,它会引起脊柱变形,出现压缩性骨折。如果胸廓变形,会影响呼吸,引起呼吸困难。如果腰椎脊柱损伤,会影响腹部脏器,出现腹痛、腹胀和便秘。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出现骨折,如果骨折以后病人要长期的卧床,会增加病人和患者家属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化,因为骨折后病人卧床,很可能会发生焦虑、抑郁。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被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表现为骨质流失,骨组织破坏,从而导致骨质脆弱,骨折的可能性加大。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检查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