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沙眼有哪些分型

发布时间:2020-06-1760278次浏览

沙眼是传染性疾病,一般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结膜角膜炎,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可分为轻度沙眼和重度沙眼,发病时间较缓慢。
  轻度沙眼,可感到眼里有异物或干燥异常等不适,且出现流泪、怕光、眼内分泌物增多等现象,上睑结膜出现未成熟滤泡,医学针灸检查眼睑红肿、结膜出血、合并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重度沙眼,异物感明显,眼内分泌物大量增加,不仅怕光、流泪,且出现疼痛等刺激症状,医学针灸检查眼睑红肿严重,结膜高度充血,伴视力减退等,应及时预防。

相关推荐

眼睛周围长小疙瘩原因
眼睛下面长小疙瘩的原因有很多,与遗传、睑腺炎有关。最易好发的部位就是在下眼睑的位置,如果这个小疙瘩的颜色和皮肤的颜色一样,直径大概是0.1~0.2毫米,密密麻麻的融合成一大片,这和遗传有关系,一般很年轻的时候就长,也不太会消退,或者是会越来越多。夏天出汗的时候会显得更饱满,更有光泽一些。冬天干燥的季节可能会稍微萎缩一点,这种情况可以做电解处理。如果上下眼睑出现局部的红肿疼痛或者是有明显的压痛症状,初步考虑有可能是睑腺炎引起。因为细菌感染眼睑腺体导致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明显的红色小疙瘩。治疗原则就是在没化脓的时候,可以内外合治,促其消散。如果已化脓的可以切开排脓。早期表现为眼睑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可以局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并且可以滴用抗生素的滴眼液每日3~6次,炎症控制以后,如果脓肿形成了,可以切开排脓。如果下眼睑无意之中被触摸到皮下有一个光滑的小包块,局部皮肤没有明显的红肿疼痛,将眼皮翻开,就看到相对应的位置睑结膜表面有局部的充血现象,初步考虑可能是睑板腺囊肿引起。小的睑板腺囊肿无需治疗,一般会自行的恢复正常,也可随诊观察,可以用温度在40~50度的毛巾进行热敷,每天3~4次,每次15分钟。若出现疼痛不适,视力下降等表现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去医院眼科就诊。对于体积较大的睑板腺囊肿,不能自愈,而且影响视力和外观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21

2021-12-30

73844次收听

眼睛肿痛上眼皮肿很大处理
眼睛上眼皮出现肿痛,多数是由于感染性的疾病所引起,尤其是麦粒肿比较多见。麦粒肿是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导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治疗的原则就是未化脓的时候内外合治,促其消散;已化脓的时候切开排脓。早期表现为眼睑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可局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并且滴用抗生素的眼药水,每天3~6次,炎症控制以后,若脓肿形成可以切开排脓。外睑腺炎在皮肤面切开,切口应该与睑缘平行,以免眼轮匝肌受损,愈合后瘢痕明显。如果脓肿比较大,应该放置引流条,内睑腺炎应该在结膜面切开,切口应该与睑缘垂直,以免损伤过多的睑板腺。切开排脓后,一般1~2天就可以痊愈。注意在脓肿尚未充分形成的时候,不宜过早切开。切开前后切忌挤压脓肿,因为眼睑和面部的静脉没有瓣膜,会造成感染的扩散,引起蜂窝织炎、败血症或者是海绵窦的脓毒血栓,而危及生命。对于严重的麦粒肿患者,可以出现结膜面的充血,并且有脓点,还会出现发热,伴有颌下或者是耳前淋巴结的肿大等症状,触摸耳前淋巴结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压痛。如果麦粒肿伴有全身的反应,应该检查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多数需要局部和全身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促进病情的恢复。在治疗期间,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青菜等含有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少食辛辣刺激的食品,眼睛要多休息。对于早期的麦粒肿,也可以采用耳垂中央注射维生素B12,以及耳尖放血的疗法,可以迅速消除红、肿、热、痛,控制病情的进展。
语音时长 02:27

2021-12-30

78498次收听

沙眼的危害有哪些
沙眼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沙眼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睛充血发红,眼部异物感轻微刺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沙眼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导致泪小点甚至泪小管,出现瘢痕组织增生,造成泪道阻塞,引起流泪。第三,沙眼病情加重后容易导致睑结膜形成瘢痕组织并收缩,造成眼睑内翻睫毛会损伤角膜,导致角膜形成斑痕,降低角膜的透明度,从而影响视力。因此患有沙眼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可以通过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等来治疗沙眼。
语音时长 01:15

2021-04-19

89713次收听

02:04
沙眼可引起哪些并发症
沙眼可引起比较严重的角膜并发症,譬如说形成角膜的瘢痕,甚至引起角膜的溃疡。角膜是眼部最靠前位置的器官,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一旦角膜出现了浑浊,无法看清楚东西,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此外沙眼还会侵犯到周边结膜组织,特别是睑结膜、球结膜都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的病变,譬如结膜出现瘢痕、倒睫,整个眼部出现瘢痕的改变。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引起角膜的病变,譬如说形成角膜的瘢痕,甚至引起角膜的溃疡。
02:04
沙眼可以治好吗
沙眼是可以治好的。在最初对沙眼不了解的情况下,逐步的通过一些实验,把沙眼衣原体从成功的分离出来,逐一的培养和分离,发现沙眼衣原体。沙眼是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病原菌确定以后通过药敏实验等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有些眼药对沙眼衣原体有杀灭作用,能够成功的治好沙眼,所以沙眼完全可以治好。在早期,有一些抗生素的眼药水如氯霉素眼药水、利福平眼药水以及最早的红霉素眼膏,对沙眼都是有一定的效果。随着现代药物的逐渐的发展,很多新药对沙眼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02:10
如何预防沙眼
预防沙眼最主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揉眼睛。沙眼是由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这种沙眼衣原体往往是通过接触传染的,接触沙眼患者以及患者接触的东西,包括患者含病毒的体液等。尤其特别是公共场所接触到这些东西又揉眼睛,就可能导致病菌的传染,形成一系列的病变。所以预防沙眼首先要手卫生,养成好的习惯,勤洗手,避免这种交叉感染;其次一旦出现症状,一定及时的看,阻断病毒的进一步的传播。
02:00
沙眼会导致失明吗
沙眼可能会导致失明,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四五十年代,社会的卫生条件不是特别好,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沙眼曾经大规模的流行,是主要的致盲的眼病之一。眼科专家通过在沙眼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鸡胚来培养出来沙眼衣原体,分离出来沙眼衣原体,证明了这种沙眼导致的眼部的炎症,是由于这种病菌引起的。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结膜炎症,甚至会引起角膜炎症,严重的时候会形成严重的角膜血管翳,进一步的阻挡到角膜。因为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如果角膜一旦浑浊就等于彻底的失明。
02:06
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由于感染了沙眼衣原体,造成眼部沙眼性结膜炎以及角膜炎的一系列病变过程。沙眼可能通过接触来传染,特别是接触到沙眼的患者,以及患者接触过的东西。沙眼会导致角膜的一系列的炎性的病变,导致角膜的瘢痕甚至可以导致结膜的改变,以及角膜的改变。特别有典型特点就是,在角膜的上方形成垂帘状的角膜血管翳,血管翳会进一步地向我们角膜中央移动。造成角膜浑浊,透光性受到了影响,引起视力的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失明。
沙眼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沙眼患者眼睑结膜粗糙不平,形状有点像砂粒。各种人群都可发病,急性期多发于儿童及少年,常双眼发病。
沙眼要注意什么
现在很多人会出现沙眼问题,总觉得眼睛里面有东西卡着不舒服,患上沙眼以后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清洁用品分开来使用,定期到医院检查,还要注意正确使用电脑的方式让疾病更快恢复。
沙眼应该如何预防
沙眼这种疾病的预防,患者首先要注意一下,必须预防眼睛卫生,不要跟病菌接触;其次,出门需要戴墨镜预防灰霾以及尘埃;再次,需要注意个人卫生;还有需要注意一下预防发生感染;最后,需要注意一下参加体育锻炼。
沙眼的检查方法
沙眼的检查方式主要是由实验室和面试这两种方式构成,但是具体的检查方式当中是通过病原检测,还有是分子生物学检查以及细胞培养法来进行检查的,这几项检查方式当中每一项都具备了非常好的检测标准,也是非常容易进行结果判断的检查方式。
沙眼的症状
轻度的沙眼没有症状,也没有大的危害。较严重的沙眼,眼睛里面分泌物会多、红;非常严重的会产生很多的并发症,流泪、疼痛、视物模糊甚至失明。沙眼的症状主要是眼干涩,眼睛痒,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并出现较多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有时会迎风流泪等。沙眼还会引起并发症,会出现眼睛的干涩,倒睫,甚至眼中还会有异物感。主要侵犯睑结膜,可有充血及血管模糊、乳头肥大、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最后以瘢痕形成而告终。严重的沙眼会引起一些并发症,造成乳头增生,长期沙眼可导致眼脸内翻,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语音时长 01:17

2019-12-10

59093次收听

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外观,形成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睑结膜发生斑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损害,严重可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潜伏期5到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本病多为急性发病,患者有异物感、畏光、流泪、较多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可无任何不适,只是感觉眼睛疲劳,治愈后不留疤痕。慢性病程中如有重复感染,病情会加重,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语音时长 01:34

2019-11-27

56269次收听

沙眼有什么危害
沙眼发病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因为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很多的危害。比如出现沙眼性上睑下垂,慢性泪囊炎,严重时会出现失明。另外还会对泌尿生殖系统造成危害,导致女性出现妇科炎症,严重时会导致不孕,所以发有沙眼不能忽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另外生活中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