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胆囊炎有哪些分型

发布时间:2020-06-2358847次浏览

慢性胆囊炎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感染性胆囊炎、梗阻性胆囊炎与代谢性胆囊炎。

一、感染性胆囊炎

感染性胆囊炎由细菌感染引起,临床上最常见,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病变较轻者仅表现为胆囊壁增厚,严重时出现肥厚、萎缩,最终导致胆囊功能丧失。

二、梗阻性胆囊炎

梗阻性胆囊炎大多因胆囊结石引起。结石可阻塞胆囊管,引起胆汁潴留,刺激胆囊,引起炎症。肿瘤、胆囊管粘连、淋巴结肿大等可引起梗阻性胆囊炎。

三、代谢性胆囊炎

肝胆是代谢胆固醇器官,若食用过量高胆固醇食物,可导致胆固醇代谢发生紊乱,使胆固醇沉积于胆囊壁上,诱发胆囊炎。

相关推荐

01:32
胆囊结石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胆囊结石的治疗因人而异、因"石"而异。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可以暂时不处理,只需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相关并发症、癌变高危因素时,要及时实施胆囊切除术。
02:19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的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的隐痛,常在进食油腻、暴饮暴食出现或更加明显;此外,部分患者还伴随有消化不良症状,如嗳气、恶心、腹胀等。如症状不明显,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采取密切观察下的保守治疗,如服用来减少胆汁分泌,缓解疼痛。如果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胆囊的方式来治疗。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以“去除病因、缓解症状、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为主,主要以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饮食习惯为主,对于部分症状较为严重的慢性胆囊炎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口服溶石药物治疗,主要为熊去氧胆酸;二、解痉止痛类药物治疗,若患者疼痛感较为明显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可考虑服用止痛药物治疗;三、慢性胆囊炎患者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可以遵医嘱应用复方阿嗪米特或其他胰酶等药物改善;四、清肝利胆类中成药,如胆宁片,具有疏肝利胆、清热泻下之效,有助于消除炎症。
语音时长 01:01

2021-10-26

16205次收听

慢性胆囊炎怎么解决
慢性胆囊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饮食习惯调节来改善。药物治疗方面以消炎利胆为主,如胆宁片,是纯中药制剂,借助大黄、虎杖等中药的清热利胆之势,发挥清热化湿、疏肝利胆之功,能够有效控制炎症情况,维持胆囊状态稳定。饮食方面要注意低脂饮食,每天脂肪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0g,症状有所减轻后可增加到40g左右,尤其要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另外要补充适量的蛋白质,一天一般需要摄取50-70g蛋白质,尽量选取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豆类、脱脂牛奶等。
语音时长 00:56

2021-10-26

16306次收听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这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的区别,主要的不同在于治疗的时间、发病的症状、发病的原因、症状的识别,还有检查的不同,甚至一旦再出现之后,这两者疾病之间会有一定的区别,要想达到缓解的作用,就应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达到改善的效果。
慢性胆囊炎如何康复
慢性胆囊炎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若病情较轻或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可饮食调理和药物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可手术治疗。
慢性胆囊炎能自愈吗
慢性胆囊炎很难自愈,需治疗控制病情,否则引起胆囊穿孔、胆囊化脓,甚至发生癌变。可通过饮食和生活调理、药物及手术等方法治疗。
慢性胆囊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诱发因素主要是梗阻因素、感染因素和化学性因素,病发后可造成严重炎症变化,甚至出现后遗症。
胆囊壁厚的危害有什么
胆囊壁增厚会影响到胆囊的功能,出现胆囊收缩障碍,还可能有潜在发生癌变的风险。正常的胆囊是用来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囊壁的厚度在零点二厘米,如果有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会出现胆囊壁的增厚。胆囊收缩障碍,表现为进食油腻食物之后腹胀,腹痛或者是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如果只是由于结石引起的慢性炎症,症状不明显,完全可以通过饮食和药物控制改善胆囊的功能。对于胆囊腺肌症除非是存在潜在癌变风险,或者是快速增大影响胆囊功能,通常也是采取定期检查,而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于弥漫性的胆囊增厚,或者是不能够排除胆囊癌变的风险的时候,建议及早的进行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24

59046次收听

怎么预防慢性胆囊炎
临床上预防慢性胆囊炎,是预防胆结石,以及避免刺激急性胆囊炎发作而导致胆囊功能异常。慢性胆囊炎的出现,主要和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以及胆囊结石的存在密切相关。对于胆囊结石的发生,像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烟酒以及某些慢性疾病都可以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对于饮食结构,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引起胆结石,而饮食不规律,像经常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也易使胆囊收缩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胆囊结石。慢性肝病,像肝炎、肝硬化,以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某些药物都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出现,要采取及早治疗,控制疾病发展。以上这些都能够在生活中尽量减少胆结石的出现,同时也预防胆结石引起相关胆囊炎症。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4

59484次收听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急性胆囊炎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像禁止饮食和饮水,以减少胆囊收缩,缓解疼痛;使用对症的解痉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症状;留置胃管,把胃液析出,降低胆道内的压力,缓解疼痛。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梗阻出现的、以胆囊增大胆绞痛为主要表现的、以化学性或者是细菌性炎症为特点的疾病。通常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结石堵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障碍,有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因此引起像腹痛、发烧、肝功能异常,严重的会出现胆囊周围积液,胆囊穿孔等。患者需要补充输液像葡萄糖、电解质,再有给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如果通过保守治疗之后,患者症状仍然没有明显的好转,出现腹痛加重,发烧持续,甚至是合并了黄疸胆道感染等,则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24

60470次收听

01:46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好
慢性胆囊炎饮食上主要是低脂饮食,对于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像蛋黄、海鲜、某些加工类的食品,鱼子酱、蟹黄、还有辛辣刺激的食物都要尽量避免,同时,慢性胆囊炎需要严格的戒烟、戒酒、饮食习惯也要尽量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对于慢性胆囊炎,由于会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慢性胆囊炎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利胆的药物,辅助食物消化的消化酶,改善胃肠道功能的药物。
02:19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食物
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由于胆囊存在炎症以及胆囊功能出现异常,通常我们建议饮食要遵循低脂饮食,少食多餐。人体需要的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都是每天必须要摄取的。蛋白质建议选择优质蛋白质,包括鱼、蛋、脱脂牛奶。保证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在50到70克,动物的内脏、肥肉以及富含胆固醇的海产品要严格的控制摄入。脂肪我们尽量要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肥肉和各种动物油脂。植物类脂肪每天摄入量,也是能够保证一定的必须氨基酸的摄入量。主食还是以细粮为主,避免一些粗纤维食物的摄入,以减少腹胀,还需要通过水果蔬菜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每天摄入的水量要保证足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胆汁。
02:11
胆囊壁厚有什么影响
胆囊是人体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空腹时胆囊内储存胆汁,进食时胆囊收缩,胆汁经由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胆囊壁增厚往往提示胆囊有炎症的存在,或者某些局部的增厚提示胆囊腺肌症。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的胆囊壁增厚,会产生胆囊功能受损,或者是丧失的相关症状,主要是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或者出现慢性炎症导致的腹痛,腹胀等。胆囊壁增厚对身体的影响,要根据病人的主诉症状,体格检查,B超提示胆囊壁厚度具体数值以及胆囊壁增厚的范围来综合判断。另外胆囊壁增厚,在某些情况之下也需要警惕有发生潜在癌变的风险。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慢性胆囊炎的人群是比较多的。当患有慢性胆囊炎的时候,患者们在饮食上是需要注意的,有很多食物都是不能吃的。这时候,患者们可以吃鸡肉、山楂、乌梅、莲藕。这些食物不但可以抑制慢性胆囊炎的继续发展,还可以起到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