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20-08-1354155次浏览

发生流行性出血热之后,发热期时有高热、三痛三红症状;休克期时有低血压、四肢冰凉、脑供血不足等不良表现;少尿期时可能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水钠潴留;多尿期时可能因水电解质不足而继发感染;恢复期时则多表现持续性乏力。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因感染上汉坦病毒而引发自然医源性疾病。而该疾病早潜伏期和发病早期症状和感冒相似,都会出现发热、乏力、四肢疼痛情况,很容易被患者所忽略,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那么,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发热期的表现
  处于发热期时,症状急骤,以高热为主,患者的体温可从39度到40度不等,极少部分患者可能会超过40度以上。此外,多数患者还伴随有三痛三红的症状,也就是头痛、眼眶痛和腰痛;以及面部红、脖子红和前胸红。
  2、低血压休克期的表现
  在高热消退后或者是处于发热后期时,患者血压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可能会维持1到3天左右,这时就来到了低血压休克期。部分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脑供血不足、四肢冰冷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并发脑水肿。而当肾脏部位供血不足时,也可诱发肾衰竭发生。
  3、少尿期的表现
  在度过休克期后,患者的尿液会明显减少,进而更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以及尿毒症。而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引发水钠潴留时,还可能导致脑水肿和肺水肿。多数患者也可出现DIC,最终会加重血小板急剧减少和出血的风险。
  4、多尿期的表现
  如果成功度过少尿期,患者机体功能就会慢慢恢复,这时尿液量会增多之每日2000毫升以上,部分患者可能多达4000-5000毫升每天。但因尿液排出过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就会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
  5、恢复期的表现
  当出血热患者处于恢复期时,最典型症状就是大病后的乏力,且持续时间较长。即使身体各项指标都完全恢复正常后,乏力的症状也会持续三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要加强锻炼,且注意营养的摄入。

相关推荐

流行性出血热是怎么传播的
流行性出血热是通过啮齿类动物、鼠蚤进行媒介进行传播。有部分病人是通过接触性传播,接触到了被出血热病毒污染的东西或是摄入被出血热病毒污染的东西,经过消化道途径进行传播。还有林区或山林农村的工作者,在清理山区或居住房时,有鼠聚集窝点时可能会引起气溶胶局部密封的气体,引起气溶胶传播。可能通过呼吸道途径来进行感染。所以病人也有垂直传播的风险,感染途径也是多样的。
语音时长 01:40

2021-12-30

82832次收听

01:53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是通过啮齿类动物、鼠蚤进行媒介进行传播。有部分病人是通过接触性传播,接触到了被出血热病毒污染的东西或是摄入被出血热病毒污染的东西,经过消化道途径进行传播。还有林区或山林农村的工作者,在清理山区或居住房时,有鼠聚集窝点时可能会引起气溶胶局部密封的气体,引起气溶胶传播。可能通过呼吸道途径来进行感染。所以病人也有垂直传播的风险,它的感染途径也是多样的。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
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可以看流行病史,患者通常都和鼠类有过接触或接触过其排泄物。看临床表现也能够对流行性出血热进行诊断,除此以外,诊断该病还可以做临床检查。可以做特异性抗原、抗体以及病原学检查还可以做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
啮齿动物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褐家鼠、长尾黄鼠、大仓鼠、黑线仓鼠等鼠类都是常见的传染源;野兔、猫狗等啮齿动物也可能会携带汉坦病毒传染出血热;另外,革螨、蚊虫、患出血热的孕妇也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
流行性出血热能治好吗
流行性出血热能治好,主要治疗方法为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有效的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能自愈吗
大多数流行性出血热不能自愈,需及时治疗。少部分隐性感染可自愈,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
流行性出血热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有不同的病理分期,分为是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不同时期出血热的症状是不同的。患者的发热通常处于早期阶段,起病较快,第二个时期患者体温下降,发生严重休克。接着患者的尿量明显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肾脏恢复正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