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患上脑出血如何护理

发布时间:2020-12-1025803次浏览

对于很多心脑血管不是很好的,人们在平时天气突然出现变化或者是由于心情过度紧张的时候,都很可能会出现脑出血,脑出血的病人在平时的护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在平时多加注意护理才能够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那么患上脑出血如何护理?

1、保持功能位

要像保证肢体功能的顺利康复,必须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当患者处于仰卧或者侧卧位的时候,头要抬高,大约15~30度。膝关节弯曲,保证脚和小腿呈90度,且脚尖向上。胳膊要半弯曲,手里可以握着一卷布或其它东西。

2、功能锻炼

患者需要每天进行功能锻炼,每天3~4次,可以慢慢增加。随着患者身体慢慢的康复,患者家人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但要防止跌倒。这时脑出血患者该怎么护理?最好再配合针灸、理疗、按摩等,这样能加快患者的康复。

3、日常生活动作锻炼

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逐渐的训练病人吃饭、穿衣、洗漱、如厕等,慢慢的从完全照顾患者到使患者能自理。

4、心理护理

在患病期间,患者很容易出现忧郁、烦躁、悲观失望等情绪,所以患者家人要在心理上辅导患者,鼓励患者,并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还需要耐心的为患者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使患者积极乐观的对待病情。

关于脑出血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功能运动锻炼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出现了脑出血疾病的确是很容易留下一些后遗症的,所以我们患者要重视积极的做好治疗,争取能够早一些摆脱疾病的困扰,我们脑出血疾病患者也要坚定治疗的信心。

相关推荐

02:03
脑出血需要手术治疗吗
对于脑出血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主要根据患者出血量的多少、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意识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出血量是可以通过ct检查或者磁共振检查来进行评估的,一般来说大脑半球的出血达到三十毫升或者小脑的出血达到十毫升,都是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的状态,提示出血的情况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还有一类患者是出血量非常大,在出血发生之后患者迅速发生了脑疝,甚至在到达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双侧瞳孔的散大,这种情况手术的风险很高,并且及时进行的手术治疗也未必能够恢复,特别是那些已经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手术治疗了。
如何确诊脑出血
确诊脑出血主要是通过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综合来进行的。脑出血的患者通常起病急,突发起病,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的表现,其中呕吐多呈喷射状呕吐;严重的患者会表现为意识障碍,出现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考虑脑出血的患者可行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如头颅CT或头颅核磁共振。对于起病时间短的脑出血患者,头颅CT检查更快并更清楚,作为首选。若病史已经时间较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脑血管造影以及增强CT的检查。确诊脑出血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出血加重引起严重后果。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76148次收听

喝了酒脑干出血能治吗
长期饮酒会使人体动脉弹性降低出现硬化,从而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如果出血部位发生在脑干是比较危险的,具体取决于出血量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治疗及时以及治疗效果等。如果出血发生在引起呼吸抑制、意识障碍的部位,并且出血量比较大,容易发生脑水肿以及颅内压升高,脑部受到挤压会导致大脑功能下降,这种病人病情比较严重,能治好的概率非常低。另外还应该结合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同时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治好的概率也相对会降低。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0

71939次收听

轻度脑出血能恢复正常人吗
轻微脑出血是否能恢复,需要结合出血的部位来决定。如果出血的区域是在脑干或其他比较重要的区域,通过系统治疗之后会产生后遗症,并不能恢复正常。但如果出血的部位不是重要的功能区,可以恢复正常。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引起的出血,发病的原因主要和脑血管的病变有很大关系,可能身体存在高血脂、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等疾病,当日常情绪过度激动、做过多体力活或长期睡眠时间不充足时,则会加大脑出血的发生。出现脑出血如果没有能够及时进行医治,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10

71196次收听

脑出血是怎么回事
脑出血是怎么回事?脑出血跟天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气变寒人的皮肤血管床收缩,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脑循环阻力增大,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导致脑出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脑出血是怎么回事:
03:29
脑出血和脑梗塞怎么区分
脑出血和脑梗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疾病。脑梗塞就是脑组织缺血,没有血流供应。脑出血是血从血管里面跑出。目前有很多检查可以区别出来。比较常见的,诊断比较明确的是CT检查。鉴别缺血,核磁共振的检查更有优势。
脑出血的病人吃什么好
脑出血患者可以适合食用的食物,首先就是优质蛋白类食物,包括牛奶、蛋类以及豆类等等;其次就是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包括竹笋以及茄子;还有就是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比如章鱼;最后,还包括一些抗凝功效以及富含叶酸的食物。
脑出血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影像学检查:CT、MRI、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检测、经颅多普勒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以防脑疝发生,但在无条件做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时,腰穿仍有一定诊断价值。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MRI检查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经颅多普勒有助判断颅内高压和脑死亡。
语音时长 01:56

2020-01-09

62027次收听

01:31
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法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的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脑出血的范围和体积不是太大,并没有造成明显的水肿或者脑组织的移位,通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果患者的脑组织移位比较严重,或者出血的体积比较大,可以采取外科治疗,进行血肿的清除。这是指的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过了急性期后,要根据脑出血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果是常见的高血压或者非血管畸形导致的脑出血,要控制高血压的因素,患者再出现的风险就比较低。如果脑出血是血管畸形导致,患者需要进行后续的血管畸形处理,防止患者发生再次的脑出血。
脑出血的后遗症
脑出血根据患者的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部位的发生的地方,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遗留下来。如果出血量大于25毫升,那么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果出血的部位不同,那么它后遗症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不一样。如果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它可能会引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者是偏盲;如果出血发生在脑运,可能会引发精神行为的异常;如果出血发生在小脑,可能会引起头晕和供给失调;如果出血发生在脑干,那么就非常危重了,可能会表现为四肢瘫痪等等。
语音时长 01:39

2019-06-12

57201次收听

01:56
脑出血恢复期多久
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现血肿,出现临床的症状。根据出血量的大小不同,还有年龄大小,血肿吸收的时间长短有所差异。一般如果不是特别大的血肿一般两到三周、最长的四周基本上能吸收。但是有的患者年龄比较大,出血量也很大,它吸收起来会有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脑水肿。脑水肿会影响神经功能或者出现严重威胁生命的情况,此时要及时进行手术把血肿引流出来。脑出血血肿一旦吸收,患者的神经功能随着脑出血的吸收慢慢的会有所恢复。所以,出血吸收最长需要四周,但神经功能恢复要延续三个月或者是半年。
脑出血的发病原因
脑出血在中国大多数的原因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受到某些因素,脑血管会突然破裂出血。因此,脑出血的发生率非常突然,往往使人无法做好准备,平时多注意脑出血的前兆和定期体检,以更好地预防脑出血。
03:03
脑出血偏瘫能康复吗
脑出血偏瘫能康复,但是治愈程度在于治疗时间,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在脑出血后3个月内,属于黄金期;第二个时间段在4个月到第6个月,是亚黄金期;第三个时间段在第7个月到第12月,是恢复期;12月之后就属于后遗症期。后遗症期是在脑出血一年之后,患者修复的可能性会变小。由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周期性,如果错过这个时间段,很难在脑出血后期进行治疗,所以治疗时间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会越好。待患者病情平稳时可以介入各种康复训练方法,如运动疗法、吞咽言语训练,认知训练,中医传统疗法等。
脑出血后遗症有哪些
临床上脑出血的后遗症有很多,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症状的失语症,比如说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等。其次还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最常见的就是病后出现偏瘫、同侧感觉障碍甚至是偏盲。除此之外还会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使患者失忆,经常头晕头痛的症状,长期下去还会失眠多梦。
脑出血原因是什么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脑出血的症状,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想要预防脑出血,就得了解它的发病原因。其实导致脑出血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高血压、过量饮酒、情绪过于激动、气候发生变化,再就是动脉瘤破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