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食物相克并不存在

发布时间:2018-05-2151495次浏览

关于食物"相克"(即搭配禁忌)的说法很多,自古就有,一直在民间流传。近些年,随着人们对饮食营养的关注度增强,这些内容频繁出现在报纸、网络、广播等各个媒体上。与此有关的出版物很多,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你都可以看到一排排关于食物相克、搭配禁忌之类的读物。不但版本多,而且销量看好,实际上,近年来,有关“食物相克”的书籍一直占据生活类图书销售排行榜的高位。“连续数月荣登全国生活类图书排行榜榜首”、“自2003年8月出版至今已重印10次”,“贝塔斯曼书友会2004年、2005年度生活书上榜图书,卓越网2004年、2005年度超级畅销生活书,当当网2004年、2005年度上榜生活书,荣登全国各大书城畅销生活书排行榜!”等说法随处可见。这些书的封面或古色古香,或美仑美奂,或一本正经,或危言耸听,但是,不管他它们的包装如何充满现代气息,它们的表达如何时尚,里面装的实际都是陈年旧酿——可惜它们并不是美酒。在网上,关于食物相克的种种说法越整理越多了,从十余种到数十种,再到数百种,我相信食物相克很快会罗列至上千种之多,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几乎任何两种食物一起吃都是相克的。

食物相克为什么这么流行

食物相克日益流行且深入人心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古老哲学思想在国人文化传统中积淀很深,食物相克的“理论”很容易被国人理解,也很容易被接受。更关键的是,像食物相克这样的“科学知识”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那些传抄、总结、整理、传播这些“知识”的人,没有一个对这些说法进行过哪怕是最简单的验证,即吃一次试试!更可悲的是,就算有人吃过相克的食物也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可他们还是宁愿相信这些古老且不贴谱的说法,而不相信自己的或别人的验证。以下一段对话是我的亲身经历,仔细阅读大有深意:

一次,我听一档电台广播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说到“黄瓜和花生米相克,不能一起吃”。刚好我和该节目主持人相熟,等她下了节目我给她电话,以下是我俩简短的对话:

我问:“你有没有经常吃黄瓜拌花生米?”

她答:“有,经常吃。”

我问:“那你发现出什么问题了吗?”

她答:“没有。”

我问:“那你们还说黄瓜和花生米不能一起吃?”

她答:“那会不会是还没表现出来?”

她的回答令我无语。面对同样一条“黄瓜和花生米相克”的说法,不同思维的人会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一种人会说,我吃了那么多年也没问题,不要相信它;另一种人会说,我吃了那么多年怎么都不知道,以后可得注意了。人的思维不同则得出的结论竟然如此不同,可见真正重要的也许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思考问题的方法。

更有意思的是,当我把这段对话讲给我营养班的学员听之后,居然仍然还有人问我:黄瓜和花生米到底能不能一起吃呢?到底?什么叫“到底”?还要怎样“到底”?你吃了数十年黄瓜拌花生米都没发现任何问题,这还不算“到底”?还有人建议我做个试验,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和类似问题,黄瓜和花生米既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各自又都没有毒性,大家吃了数十年也没发现有什么不良后果,还需要研究什么?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一句话,食物相克流行就是因为大家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缺乏科学素养的人很容易被忽悠成为受害者,也很容易传谣,成为害人者。

食物相克的来源

一些拥护者用现代医学的知识对食物相克的一些说法进行了这样或那样的解释,试图说明其合理性,不但十分勉强,而且是不折不扣的误读,这些食物相克的说法和现代医学毫无关系,人们相信它们的原因只有一个:这些说法大部分来自中医古籍,如《食疗本草》、《本草纲目》、《饮膳正要》、《寿世保元》等。还有一些来自现代报刊杂志的杜撰。

实际上,有关养生保健的中医学古籍几乎都很有名,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水平很高,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老而稀有。要知道,这方面成书本来就不多,能经历乱世而有幸完好保存下来的就更少,几乎每一本没有失传的养生书籍均被视为“经典”、“巨著”。显然这并不意味着真正权威,但很多人把它们当作权威用以教人。可以发现,种种说法在这些古籍中一成不变地传抄、引用、转录、汇集,从一本书转入另一本书,连一点儿争论也没有,很难不令人生疑。例如被誉为中国古代养生疗疾八大巨著之一的《寿世保元》(明代龚延贤著)中赫然写有孕妇“食螃蟹令子横生”、“食兔肉令子缺唇”、“食雀肉令子不耻多淫”、“食羊肝令子生后多厄运”等等。实际上,相同或类似的说法亦见于《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千金方》、《本草从新》、《妇人良方》、《经效产宝》等医学古籍中。相信这些荒唐的说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相信了,但有关食物相克的说法其实和这些荒谬的说法一样荒谬!

食物相克荒谬简析

食物相克的说法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乍读起来令人惊诧,惊诧于自己屡屡犯"忌"而不自知。也许最能说明这些禁忌不足信的是,那些不遵从禁忌的人吃了上述食物后安然无恙。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有些人宁愿不相信事实,也要相信古籍。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数说法十分牵强,有些堪称荒谬。

有些说法显然把特殊性问题绝对化了。例如夏天炎热,人体消化能力低下,食物冷热不均或凉的食物与油腻食物同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此时不要同时食用肥肉和凉水。这是有道理的,但因此认为肥肉与凉水相克(《金匮要略》)就未免太绝对了。

有些说法显然是搞错了,把本来不属于搭配禁忌的问题简单地看作食物相克。虾蟹类腐败后产生有害胺类,不慎食之,极易引起过敏或中毒。如果进食前后曾食其他食物,常易被认为是食物相克。例如"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虾不可与鸡肉同食"(《饮膳正要》)、"蟹与茄子不可同食"(香港《中国农历》附食物相克中毒图解--该图出处未明,流传甚广,谬论多多)。

有些说法只是在某些极其个别的情况下才成立,根本没有普遍意义。例如《金匮要略》中说"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这种情况也许只能用蜜蜂采集有毒植物花粉酿成有毒蜂蜜来解释。但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的,并且与食物相克无关,这样的毒蜜跟什么共食都会"杀人"。《食疗本草》说"李(子)蜜合食,损五脏",也是同样的问题。

有些说法虽然可以用中医食疗理论加以解释,这样的搭配可能也的确有点缺点,但是肯定没有那么严重,完全不必禁忌。例如《本草纲目》认为"狗肉与蒜食,损人",因为狗肉性热,大蒜辛温刺激,两者同食助火;《金匮要略》认为"鸡不可合胡蒜(即大蒜)食之,滞气",因为大蒜属火,性热喜散,而鸡肉甘酸温补,二者相左。但是蒜茸狗肉是很常见的一道朝鲜菜,鸡肉和大蒜也被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人们经常搭配,吃者甚众,从未有什么不良后果。

还有些说法纯属以讹传讹的无稽之谈,理论上无法解释,实践中未见不良后果,完全莫名其妙。例如《饮膳正要》认为”猪肉不可与芫荽(即香菜)共食,烂人肠”。(肉炒香菜茎是很多人爱吃的一道菜,未见肠”烂”);又说”鸡肉不可与兔肉同食,令人泄泻”(这是最常见的搭配,除非变质腐败,否则不会”泄泻”)。《金匮要略》认为”牛肉共猪肉食之必作寸白虫”(虫从何来?除非是痘猪肉,可又与食物相克何干?)。《本草纲目》认为”鲫鱼同砂糖食,生疳虫”(糖醋鲫鱼多少人没吃过?);”鸡子(即鸡蛋)和葱蒜食之,气短”(葱花炒鸡蛋谁没吃过?有谁因此气短?除非你有肺病或心脏病,可这不关食物相克的事)。《食疗本草》认为”野鸡与菌子(即蘑菇)木耳同食,发五痔,立下血”(野山鸡炖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大吃特吃)。

食物相克批判

以上简析试图从细节上指出食物相克的荒谬性,近年有一些人用同样的发展对食物相克的各种说法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例如《北京青年报》(2006年4月7日开始)曾组织各界专家,包括李瑞芬(我国营养界泰斗、主任营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马方(协和医院营养部主任)、翁维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专业教授)、王承德(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吴美云(营养高级工程师)、何计国(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主任)等六人,专门就食物相克的说法进行分析批判,结论是那些说法都是靠不住的。

不过,这种一一批驳的做法所达到的效果显然并不好,食物相克的说法还是越来越多了。对食物相克的批判应该从根源上做起:食物相克并不存在!食物相克并不存在!或者换一种比较科学的表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食物相克是存在的。必须从根源上认识食物相克的荒谬性,才能澄清认识,还原本真。

要从根源上认识食物相克的荒谬性,就不能不讲文化和科学的关系。显然这又是一个复杂和深入的问题,篇幅所限我还是长话短说。过端午节的时候,除了吃粽子外,还有一个风俗也很普及,那就是在家门口挂艾蒿,从南方到北方,从城市到农村,很多地方都有这个风俗,据说这样做可以“祛百病”,显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一种文化传统,应该没有人相信挂艾蒿之后真的就可以不得病,要想不得病还得靠科学的方法,如吃药、讲究卫生等。这就是文化和科学的区别,食物相克其实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只是一种风俗、习俗或民俗——叫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叫科学。挂艾蒿表达美好愿望,吃粽子纪念屈原,这些都是无可厚非且宜大力宣扬的文化传统,我不是要反对传统文化,要反对的是把属于文化的东西当作科学知识来指导人们的饮食。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类的传统哲学思想有其文化价值,但生搬硬套用来指导食物选择(科学范畴)就未免会害人了。

批判食物相克的一篇课文

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课文(第5册第3单元第14课)《“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是专门否定食物相克的。它讲的是很有道理的,以下是该篇课文的摘选:

不洁的饮食,或者说,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肠病的最多见的因素。可是,这个因素常常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的。饮食过量,也是急性胃肠病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对于小儿,这个因素尤其不可忽略。但是,有时候,人们也会忽略了这个因素,而认为得病是来自其他的因素。有些食物,对于绝大部分人是无害的,但是有极少数人吃了却会发生种种不良的反应,轻则腹泻或者皮肤发痒,重则引起休克。这种反应叫做过敏反应。在食物里面,牛奶、鸡蛋、螃蟹等等对有些人是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东西。这种过敏性的因素有时候也会被人所忽略。

正是由于引起胃肠病的因素很多,有时候不易发现,所以,当某种真实的因素没有引起人的注意的时候,“适逢其会”,人们就把某两种食物的“相克”当做了患病的因素而传说开来。“适逢其会”的次数愈多,也就愈容易引起“张冠李戴”。譬如,螃蟹这种食物,是容易因为处理不好而受到病菌污染的食物,是为人们所喜爱而容易过食的食物,又是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因而吃螃蟹而得病的机会比较多些。所以螃蟹在“食物相克”的传说中,就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有的说螃蟹与柿子“相克”,有的说螃蟹与葡萄“相克”,有的说螃蟹与五加皮酒“相克”,说法很多。

关于普通食物之间的“相克”,不只有民间的传说,而且有古代书籍的记载。对于其中传闻最广的一些“相克”的食物,譬如“螃蟹与柿子”、“葱与蜜”、“花生与黄瓜”、“松花蛋与糖”,等等。曾由我国的生物化学家做过实验,用以喂鼠、喂狗、喂猴,最后并由人来试食,都证明毫无中毒现象。这当然是最有力的说明。白薯与鸡蛋或白薯与柿子也是一样,实际上有不少人同时吃过,或短时间内先后吃过,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在我们的普通的食物中间,是没有什么“相克”的。“病从口入”的真相,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日益被人们所识破。还有的时候,病的症状表现在肠胃方面,但其真相不是“病从口入”,而是来自其他方面。“食物相克”不过是掩盖了这些真相的一块由“适逢其会”所织成的幕布而已。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黄树则(1914—2000),他193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3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38年8月到达延安,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任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7年6月任中共中央直属卫生处处长。解放后,黄树则同志先后任北京医院院长、总后勤部卫生部教育处处长。1952年6月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领导,并负责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1965年6月任卫生部副部长,曾兼任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副会长。

一句话,这是一篇有资格且负责任的作者写出来的一篇负责任的文章。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引用这篇文章,并且得出这样一个也许不太恰当但足以令人醒悟的结论:凡是讲食物相克的,就是初中没毕业的。

一点说明

本人的意思很明确,即要从根本上否定食物相克,这也许还不能说是营养学术界的共识(糟糕的是前些天我从注明是“辽阳市营养学会印制”的一份宣传材料上还看到关于食物相克的种种举例,这也表明普及科学思维比普及科学知识更加任重道远),但至少专家已经表达了对食物相克的反对和批判。在2008年01月15日卫生部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发布会上,中国营养学会现任理事长、中国CDC的葛可佑研究员说了下面一段话:“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些研究,比如说现在有人写了一些书在市场上是很流行的,食物相克,我们正在收集一些科学依据,我们也想做一些科学实验看看是否可以取得收获,我们有了证据以后我们会向社会传达。有的人是违背了人类的基本生活实践,说土豆烧牛肉都会引起中毒,太荒唐了,而且堂而皇之的写在书上,并在新华书店出售,我们对这样的事情正在关注,也在研究”。他说的很客气,很客观,但很明确:现有的关于食物相克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从根本上否定食物相克的存在,并不否定某些食物搭配的确不甚科学,如菠菜和豆腐,但这和食物相克毫不相干,更不能用来作为食物相克的注解,而且在医学古籍里也没有菠菜和豆腐相克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今天还有人热衷于制造类似食物相克的说法,其中的一个是这样的,说黄瓜不能与西红柿同时吃,因为黄瓜含有可以破坏维生素C的酶,所以不宜与富含维生素C的西红柿(还有芹菜、花菜、菠菜、小白菜、辣椒、柑橘等)同食,否则会降低营养价值。乍看起来很有道理,但让我们了解一下真相:第一,这种酶在加热(50摄氏度以上)即失去活性,不再破坏维生素C;第二,该酶只破坏很少部分例如2%-10%的维生素C,对维生素C总体摄入来说并不足虑,从未见到(哪怕在动物实验中也行)因吃黄瓜而引起维生素C缺乏导致坏血病的情况;第三,有研究表明被这种酶破坏的维生素C仍然具有营养作用;第四,许多蔬菜瓜果中都含有这种破坏维生素C的酶(也同时含有维生素C),黄瓜只不过含量较多而已,含量较多的还有南瓜、胡萝卜等。总之,这些真相告诉我们,黄瓜即使含有能破坏维生素C的酶,也根本不足为虑!如果你非虑不可,那么你就不得不把大多数蔬菜瓜果的搭配当作禁忌。这意味着你每餐只能吃一种蔬菜,这样做也许符合《饮膳正要》提出的原则“盖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知者分而避之”,但很显然这与现代营养学推崇的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原则相违背。

相关推荐

小孩吃什么提高抵抗力
小孩子一定要均衡饮食才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常见的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多吃一些牛奶、鸡蛋,因为这些都是优质的蛋白质,孩子的营养的这种补充,只有这种蛋白质相对均衡,对于孩子的抵抗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如果孩子特别缺少这种蛋白质,营养会出现不良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第二个要注意给孩子适当的吃一些坚果类的食物,像可以大一点的孩子吃一些核桃或者花生,这些食物中富含有一些卵磷脂,同时也富含一些矿物质,像富含锌、钙、镁等等,这些对于孩子的免疫能力的提升也会有些帮助,像有些孩子因为缺锌,他就反复的就容易出现一些呼吸道的感染,所以适当的补充这种坚果类的食物,对孩子的抵抗力的提升也是有一些帮助的,当然在吃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第一个孩子如果特别小不建议给孩子直接服用这种核桃或者花生,因为容易造成误吸,再有就是有一些过敏体质的孩子一定要注意,这些都是容易引起过敏的,如果孩子确实存在过敏,也不要给孩子这种随便补充,这个是关于这种坚果类的食物。同时第三个就是要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类的食物,像蔬菜、水果,这些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这种微量元素,相对来说孩子维生素的这种补充,也是对孩子的机体抵抗力的一个补充,因为小孩子如果缺少维生素,也容易造成抵抗力的下降。所以小孩子的这种抵抗力的下降应该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除了在营养上要注意给孩子补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等微量元素,其他也要注意,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具有一些原发疾病,不是单纯饮食就能改变的。
语音时长 02:10

2021-12-30

87394次收听

01:52
长期喝中药对肾有害吗
这句话不能笼统回答,要看是什么中药。中药里有很多药物是有毒性的,有很多药是没有毒性的,有毒性比如龙胆草、木通、马多林科等食物,还有一些重金属,比如砒霜、鹤顶红等等,很多重金属作为中药是需要避免的。很多中药是没有肾毒性的,比如党参、当归、川芎、白术、茯苓等等,这些常用的补益气血药,它没有肾毒性,还有一些是作为食物成分的药食同源的,是没有毒性的,比如说薏仁米,蔻仁粉、山药,中药有没有肾毒性,要看品种,看它的组成成分。
猪腰功效是什么
猪腰具有补肝肾、强筋骨、补气血、生津止咳、清肺热、润肺、生津止渴、清利湿热、通利小便、通膀胱、消食积的作用。猪腰就是猪的肾脏,主要归肾经,所以具有补肾健骨、强腰益气的作用,并且味甘咸、性平,含有很高的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肾虚之人可以经常吃猪腰,经常有腰膝酸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滑精或者耳聋、耳鸣等病症者可以适量地吃猪腰来改善症状。但是高脂血症以及高胆固醇血症,还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尽量不要吃猪腰。猪腰里面含有很高的矿物质,钙、磷、维生素以及脂肪和蛋白质,对于抵抗力差,营养不良的人可以适当食用以增加机体抵抗力。猪腰有一定的尿骚味,在烹调或者是加工之前,一定要用盐、花椒、料酒腌制去除腥味,猪腰和杜仲一起烹制能够治疗肾虚久泻,也就是五更泻。猪腰还可以治疗由于肾虚引起的尿频、尿不尽等病症,对男性的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效果。
语音时长 02:02

2021-06-25

89302次收听

骆驼奶功效和作用
骆驼奶的主要功效具有补充营养,也是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良好来源。对老年人来说有补气养血、调理身体机能、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骆驼奶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经常服用骆驼奶有助于钙的吸收,促进体内的钙的沉积,有补钙强骨健骨的作用,能够治疗和预防儿童佝偻病,以及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并且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以及骨骼发育。此外骆驼奶中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能够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骆驼奶还有很高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对于身体抵抗力比较差的人群,可以经常的服用骆驼奶有利于增强抵抗力。由于骆驼奶中含有很多不饱和性脂肪酸,所以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能够消除大量的脂肪以及能够调整血脂,起到延年益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调整血压改善血液粘稠度的作用。老年人、儿童以及身体抵抗力下降,肿瘤患者以及术后的病人,经常的服用骆驼奶有助于体能的恢复。骆驼奶属于高热量食物,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最好不要过量饮用。驼奶属于温性食材,由于驼奶的口味自然,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免疫缺乏的人群是理想的食品。
语音时长 02:13

2021-06-25

129240次收听

02:42
天山雪莲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天山雪莲果具有润燥止咳、生津养阴、止咳、滋补肝肾、健脾和胃、润肠通便、清心除烦、调理肝腑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降血压的作用,对于心脏以及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经常吃天山雪莲果,可以预防和缓解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止衰老、提高皮肤亮度,促进胃肠功能蠕动、有利于大便通力排出。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风湿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痹症、缓解老年人的腰酸腿痛。天山雪莲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入药煎服,还可以煮熟了以后当药膳食用。
人一天需要摄入多少能量
成年人一天需要摄入能量在1500千卡左右,但实际摄入能量多少还要依据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多方面因素而定。如果想要消耗体内过多能量,可通过少吃多餐、减少高热量摄入食物等方法控制。
02:53
我们国家和北京市的健康素养现状是什么样的
国家加大了健康素养教育,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我国家健康素养工程始于2007年,当时国家卫计委于2008年1月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同时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百分之六点四八。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百分之十点二五,2016年为百分之十一点五八,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百分之十四点一八。北京居民2008年健康素养水平为百分之十点七,2012年为百分之二十四点七,2017年为百分之二十八,2018年为百分之三十二点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之一。
01:55
墨鱼的功效
墨鱼有滋补、清热作用。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更多考虑到的是营养价值。墨鱼脂肪含量比其他鱼会略低些,但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还有一定人体所需矿物质;#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膳食纤维含量不多。人们平时可做墨鱼炒韭菜,其营养互补,口感以及颜色搭配都比较好。但应该注意,墨鱼、黑鱼等作为食物的部分,日常推荐量一天一两左右,不能吃太多。
孕妇能吃荔枝吗
孕妇在怀孕期间是可以正常吃一些荔枝的,荔枝含有丰富的糖分,可以补充能量,荔枝也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纤维蛋白和植物蛋白,这些对孕妇的体质都有帮助。但是荔枝属于暖性食品,吃多了就会容易上火、容易口腔溃疡、牙龈溃疡等等。所以对于本身偏胖的孕妇,本身就容易出汗,体质比较强壮的孕妇,不易吃过多。
语音时长 01:10

2019-09-10

58253次收听

01:49
孕妇可以吃海鲜吗
孕妇可以适量吃海鲜。海产品里有丰富的、易吸收蛋白质,这些对于孕妇和胚胎都很重要。但吃海鲜要注意过敏的情况,有些孕妇对海鲜会有过敏、哮喘、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海鲜产品现在多半铅超标,这种铅对于胚胎神经细胞的毒害是存在的。所以吃海鲜一定要吃最新鲜的、最好是深海里的海鲜。
红枣能多吃吗
一般情况下,红枣不能多吃,会造成身体不适,若出现明显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具体分析如下:
孕妇可以吃丁香鱼吗
刚刚看到丁香鱼,这个鱼我还不太理解,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鱼。我也替各位孕妇朋友在网上,也是检索了一下,这个鱼它主要生活在比较清洁的水域里面。而且,它也是含蛋白质和骨质非常好的食物。正因为它对它的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格,主要是来自于清洁的水域,所以。我认为孕妇可以食用。另外,在我们国家的一些著名的水产里,比如说太湖的小银鱼,那么还有一些其他的湖泊里的一些小鱼。我想,可能都是类似于这种鱼类,因为它主要含的还是蛋白质和钙质为主,所以孕妇完全可以食用,但是要控制量。但是,在很多地区这种鱼类,它保鲜储存很困难。它都晒制成鱼干类的东西来销售,所以在食用这类的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第一,它是不是新鲜。第二,它有没有被一些杂质污染,尤其是发霉、变质,如果不是这样,可以采用它来进行做汤、炒菜,完全可以。所以就类似于这种鱼类,那么,一定要注意它的来源。另外,就是在加工前一定必要的时候,要经过认真的清洗和浸泡,这样避免由于在晾晒或者转运过程当中,一些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
语音时长 02:11

2018-11-06

57346次收听

枸杞菊花茶的作用
现在的人们都会通过喝茶来起到养生的效果,那么枸杞菊花茶也是选择之一。枸杞子菊花茶是一种中国传统茶饮,有很好的中药效果。枸杞菊花茶,能够疏风清热、解毒明目,并对胸闷、心悸等有明显效果。那么枸杞菊花茶的作用还有哪些呢?
饮食习惯与心理性格间的关系
饮食与心理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行为心理学家最近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表明人的性格与口味有着密切的关联。喜欢吃大米的人,经常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对人对事处理得体,比较通融,但互助精神差;喜欢吃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考虑后果及影响,但意志不坚定,做事容易丧失信心。
运动减肥体重不降的三大原因
通常没有运动减肥体重不降的三大原因的说法,运动减肥体重不降通常是因为运动量少、饮食营养、肌肉增多、强度不够、错误服药等情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