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要多练下肢和器械
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加强下肢和器械锻炼,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预防并发症。运动干预方式主要有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平衡训练、柔韧性练习、间歇性训练等。
1、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通过器械或自重锻炼肌肉力量,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可进行腿部推举、深蹲等动作,每周2-3次。这类运动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空腹血糖水平。训练时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负荷过大导致损伤。
2、有氧运动
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下肢为主的运动如骑自行车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
3、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踮脚走等平衡练习能降低跌倒风险。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平衡能力下降。每日进行5-10分钟平衡训练,可增强下肢关节稳定性,改善步态异常。
4、柔韧性练习
下肢拉伸运动如腘绳肌伸展能维持关节活动度。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肌腱缩短和关节僵硬,规律的柔韧性训练可预防运动损伤。建议在热身和运动后进行,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
5、间歇性训练
高低强度交替的间歇训练对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如快慢走交替、器械循环训练等,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代谢改善。这类运动适合体能较好的糖尿病患者,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患者运动需遵循个体化原则,从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避免空腹运动,选择透气鞋袜保护足部。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应在医生评估后制定运动方案。保持规律运动习惯,结合饮食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