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只要有书读,人生就幸福

发布时间:2018-05-2948227次浏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不变的真理。那么,养生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陆游是个长寿诗人,著作颇丰,长寿而目力不衰,70岁以后仍能“蝇头细字夜抄书”“孤灯对细字”,实为奇迹。究其原因,除了勤于锻炼与作息规律外,读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读书有益于身体健康。中医认为聚精会神为养生大法,“脑为元神之府”,就是讲人体精力与脑力,直接影响人的整个机体。调查发现,大多数喜欢读书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具有较发达的脑神经,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旺盛不衰。生命在于运动,脑力也在于活动。读书治学,有助于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的控制能力。

读书能延年益寿。美国的人口学者在预测寿命时,给勤奋学习的人加了3岁。日本专家发现,人群中寿命最长的是哲学家。

读书有益于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见疾病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许多疾病可通过心理治疗不药自愈或早愈,许多疾病又会在心理状况不佳时乘虚而入或进一步恶化。这样的例子古已有之。春秋时有个叫闵子骞的人,怀才不遇,积郁成疾,看了不少医生也没治好,后来对孔子的书产生了兴趣,研读之后,忧虑病渐渐地不药而愈了。

我认为读书是可以健身的。读优美典雅的诗篇,有利于胃病的愈合;读幽默小品之类的书,有助于神经衰弱的医治;读小说能使病人精力集中,有助于康复。我无法想象,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人的一生将会怎样度过?书籍不但给人以文化教养,还兼有迅速抚慰、消除紧张心理的效果,哪怕是随意翻翻,也能起到解乏的作用。遇到不平、不满、吃亏的事要学会宣泄和转移。俗话说,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如果想不开,自寻烦恼,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那只能气死。

——文史学家史树青

那么,如何选书、读书呢?

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应细加选择,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精力都花在无限的读书当中去。各种图书评论、友人的推荐是应当参考的,建议不妨先从经典读起,从名家读起,毕竟好的东西不会过时。在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时候要有所取舍,进行精读与略读。有的书籍增长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应该细读;有的书籍仅为娱乐之用,就应当粗读、泛读。当然了,何种书宜精读,何种书宜泛读,是要我们好好甄别的。

 为何读书能养生祛病?

读书是一种涉及人们整个身心的活动。当排除所有的杂念,沉迷于书的世界里时,不仅可以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身体放松和精神享受,起到调达神志、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当工作生活尤其是疾病压力加大、精神感到紧张的情况下,适时读一些好书,就会使自己超越现时处境进入到书中的世界,心理上的压力被缓解了,可获得心情上的放松,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精神往往会随之而变得愉快、振作和积极。

少帅张学良自“西安事变”后便身陷囹圄,失去自由达数十年之久。大半辈子过着软禁生活的张学良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书籍,心灵得到洗礼,从而悟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感叹。张学良的寿命长达百岁余,究其长寿的“秘诀”之一,则是潜心读书、养生修性。

读书,特别是阅读那些出自文学大师之手的书籍,等于与大师进行对话,与智者进行交流。阅读经典著作,即使感受不到文学大师的境界,但是通过不断理解,依旧可以得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书,只要一册在手,你就完全沉浸在“淡泊、宁静”的境界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忘却了世间的狂热与冷酷,忘却了人间的红尘扰攘与物欲横流。正如杨绛说:“书的境地呢,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金庸也说:“只要有书读,人生就幸福。”

相关推荐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人为什么做噩梦
人做噩梦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白天和别人有过争吵,也有可能担心某一件事情发生等。还有一些人睡觉之前看了恐怖电影或者侦探片等,都容易在睡觉后做噩梦。实际上,人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噩梦是因为在睡眠过程中仍然有部分脑细胞活跃产生的现象,或是担心未来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又或是发生过的事情都可能在睡梦中表现,所以会做噩梦。如果患者做噩梦,可能会影响整晚的睡眠质量,所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要调整好情绪,不要过于担心白天发生的事情,同时入睡前不要喝浓茶或者咖啡等影响睡眠的饮品。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21

86780次收听

什么是视线恐惧
视线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往往会有害怕和人对视或者害怕看到他人,有时还会出现焦虑的表现。视线恐惧症患者往往不敢与他人对视,而且在和别人的交流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不自信的情况。对于这种疾病一般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的疏导,可以逐渐锻炼看到他人,逐渐进行相应的锻炼,一般情况下会慢慢好转。视线恐惧症如果持续发展,还可能会同时发生焦虑症,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可以及时服用抗焦虑的药物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需要保持心情和情绪的稳定,这样能够慢慢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99819次收听

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心理障碍主要包括的类型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焦虑又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的焦虑发作,强迫性障碍。还有应激相关障碍,比如说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的应激障碍,以及一些适应的问题等。躯体症状相关的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和性心理的障碍。人格障碍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心理障碍包括很多很多种,具体的判建议到医院就诊,只要觉得自己痛苦,或者影响生活、工作、学习等,尽早去就诊。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1

76940次收听

网瘾最严重的症状
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了,而有些人过度的依赖网络形成网瘾。可以对我们的生活及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比如该上学的不上学,该工作的不工作,把网络当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尽管有负面影响、上网压力,但是仍然遏制不住去上网,即使家长或者学校进行谈话,还是三番五次去上网,甚至逃课去上网;对上网的控制力受损,上网时间越来越长,无限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停止上网后会出现易怒、攻击、虐待行为,为了继续上网可出现撒谎、欺骗行为,利用上网逃避或者缓解负性情绪,越上网心情越差,越差越上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患者长时间上网会出现精神极度疲惫,身体极度虚弱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比如肺感染、肺结核。有可能还会引起心、肝、肾以及其他内脏的损伤。
语音时长 01:41

2021-05-20

59932次收听

心理病有哪几种类型
心理障碍可能和心理机能失调、个人的痛苦有一定的关系。心理障碍类型有很多,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的类型:第一,严重的心理异常,常见于严重精神病人的心理异常,包括精神分裂症等;第二,轻度的心理异常,常见于神经症病人;第三,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躯体上或生理上的疾病,病因发病过程与心理因素明显相关;第四,心身障碍,包括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第五,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第六,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第七,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碍等。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20

75694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儿童双相障碍怎么护理
双相障碍是目前在精神方面经常出现的一种病症,因为该病症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都受到很大的危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好好护理。这不光需要家长们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该疾病,同时还要家长们对患儿多做鼓励和支持。最关键的是要定期咨询心理医生。
要不得的“从众心理”
在工作中医生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病人明明是专门找医生来看病,他开始很信任医生,但一旦住院接触动其他病人,就马上会改变原来的主意,对医生的建议产生疑问,甚至自作主张改变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案,让医生哭笑不得,患者自己也会因此而不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多受痛苦或多花钱,最后又很后悔。
“心理”说出身体的病
心理疾病未必都表现在情绪上,身体的一些不适很有可能就是心理原因引起的。颈椎对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来说是很重要的部位,颈椎上托头颅,下连躯体,脊髓在这里穿过,大脑发出的种种神经支配信息,都是从这里输送到全身各躯干,全身也通过这里向大脑发送神经信息。
用积极的方式释放愤怒
只要我们掌握了使自己成长的方法,最悲惨的事最后也会变成好事。积极的方式释放愤怒,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愤怒,愤怒是最真实的情感,如果愤怒不能表现或发泄出来,将会埋藏在体内,通常导致疾病或身体机能失调。我们对同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愤怒,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指责同一件事,当我们感到愤怒,又觉得自己没有权利表现出来的时侯,就会把它埋藏起来,然后导致了怨恨、痛苦和压力,因此,我们需要发泄愤怒。
团体心理治疗的基本介绍
团体心理治疗是以团体、小组的形式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在治疗期间,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