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要不得的“从众心理”

发布时间:2018-07-0962561次浏览

在工作中医生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病人明明是专门找医生来看病,他开始很信任医生,但一旦住院接触动其他病人,就马上会改变原来的主意,对医生的建议产生疑问,甚至自作主张改变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案,让医生哭笑不得,患者自己也会因此而不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多受痛苦或多花钱,最后又很后悔。

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就是自己没有主意,和大多数人一样就会觉得安全。本来和医生商量好了治疗方案,到病房住院后和别的病人一接触,觉得和其它病人的治疗方案不一样,又听到其他病人的所谓经验之谈,便产生了怀疑甚至害怕,马上找医生要求改成和其他患者同样的治疗方法,让医生哭笑不得。

这种从众心理会使自己不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虽然都是同样的病,但每个病人病情和程度并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不会完全相同。只有医生能够根据您的具体病情为您选择最适合于您的治疗方案,肯定和别的病人的方案不会完全相同。但如果您一定要和其他病人相同的话,对您就不是最佳的。最后,有的患者逐渐明白过来,但生米煮成熟饭,后悔晚矣。

要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充分相信您的医生,既然您千甄万别选择了您的医生,为何宁可相信病人不相信医生呢?您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医生,在看病就医的时候,从众心理要不得。


相关推荐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人为什么做噩梦
人做噩梦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白天和别人有过争吵,也有可能担心某一件事情发生等。还有一些人睡觉之前看了恐怖电影或者侦探片等,都容易在睡觉后做噩梦。实际上,人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噩梦是因为在睡眠过程中仍然有部分脑细胞活跃产生的现象,或是担心未来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又或是发生过的事情都可能在睡梦中表现,所以会做噩梦。如果患者做噩梦,可能会影响整晚的睡眠质量,所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要调整好情绪,不要过于担心白天发生的事情,同时入睡前不要喝浓茶或者咖啡等影响睡眠的饮品。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21

86780次收听

什么是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一种针对心理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主旨是要让患者接纳自身的不良情绪,从而能够有效的支配和进行调控,不再受不良情绪的控制,这样就会及时消除心理疾病。森田疗法目前可以用来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强迫症等各种精神心理性疾病,一般通过长期规律的治疗,可能会逐渐好转。应用森田疗法需要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比如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心理性疾病往往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及时消除不适症状,防止复发。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1

70508次收听

天天做噩梦是什么原因
天天做噩梦可能会有的几种原因。在人体过度劳累的时候,一般进入睡眠会比较快,在深睡眠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出现噩梦的情况。当人精神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做噩梦的情况,和交感神经兴奋也有一定的关系。有时身体存在一些器质性疾病时,比如发生高热出现昏迷,这样在睡眠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做噩梦的现象。对于做噩梦的情况一般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要注意保证睡眠的质量,注意多休息,一般会慢慢缓解。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85230次收听

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心理障碍主要包括的类型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焦虑又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的焦虑发作,强迫性障碍。还有应激相关障碍,比如说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的应激障碍,以及一些适应的问题等。躯体症状相关的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和性心理的障碍。人格障碍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心理障碍包括很多很多种,具体的判建议到医院就诊,只要觉得自己痛苦,或者影响生活、工作、学习等,尽早去就诊。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1

76940次收听

疑心病很重该怎么治疗
疑心症具体应如何治疗,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患者的疑心病主要表现在时常感觉到会受人迫害,并且对周围的人群充满了恶意,很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导致的。这种情况建议可以去正规医院根据医嘱适当服用抗精神病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总是感觉到自身不舒服,或者是怀疑自身存在某种严重疾病,多见于疑病症造成,可适当给予抗抑郁类的药物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采用正规的心理咨询进行疏导,查明疑心病的原发病因,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86798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怎么样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较大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运动,这样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让情绪舒畅。也可以转移自己的压力,做一些宣泄压力的事情。长时间无法缓解,就可以去找专门的心理咨询。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的枷锁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也就是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心理学家认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几种特性,即注意细节;要求规矩,缺乏弹性;标准很高;注重外表的呈现;不允许犯错;自信心低落;追求秩序与整洁;自我怀疑;无法信任他人。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年
最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人都认为,青少年出问题,都是父母的错,提出“孩子有‘病’,父母吃药”。也有不少父母对我们说,知道自己以前教育孩子的方法错了,可又不知道怎么改。面对孩子的问题和社会的指责,他们既无奈又无助。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着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和成长动力。而父亲是孩子最初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