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对孤独症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0160182次浏览

诊断标准里的条文是宽泛的,不能涵盖所有发展障碍儿童的特点。拿DSM-5举例,里面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我们都很清楚,但为什么同样看上去符合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的孩子有的智商120,却有的只有50;为什么有的无语言但有的没有任何语言障碍甚至滔滔不绝;有的兴趣广泛却有的兴趣狭窄。这些问题无法解释的原因是因为DSM-5的标准过于统一宽泛。去求医的孩子尽管其他表现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喜欢开关灯、有的喜欢不停的摆手、有的不对视、有的没有语言等等,但核心症状几乎都符合DSM-5的诊断标准。 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导致自闭症的发病率数字逐年成倍增加。

这个更宽泛的标准已经使每68个美国儿童带上了自闭症的帽子,但美国DSM-4到DSM-5将诊断标准降低,用一个自闭症谱系障碍将包括阿斯伯格综合征这样的普通发展障碍涵盖其中,是与其社会保险制度及民众对待无法治愈疾病的价值评判标准等社会更深层原因有着直接关系。而我们国家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保障和宽容度都很低,任何发展障碍儿童一旦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将给家庭带来了巨大心里创伤和压力。国外的诊断标准是否适合我们国家,将国外的诊断标准进行更准确的界定、更细致的分类,让更多孩子摘掉自闭症帽子,也许通过我们的工作建立我们国家自己的诊断标准并推广到世界,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是每一位医者的必须有的愿望和职责。

诊断方法落后

大多数医生评估一个孩子是否是自闭症都是以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为导向的主观过程,无论是哪一类量表里描述的都是自闭症的一些外在行为特征,确定自闭症的依据是符合的特征多则分值大,分值大于多少为“可能是自闭症”,再大于多少倾向性更严重,分值很高时可确诊。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 ADI-R)和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前者面向家长,通过访谈收集儿童相关的发育信息和症状信息,后者面向儿童,通过设置特定的互动游戏,观察儿童的能力和缺陷,前者对儿童有了纵向的了解,后者则对儿童有了横断面的直观印象。)作为国际诊断的金标准尚未引入国内,而且全部执行下来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只要DSM-5仍把自闭症的诊断标准还只停留在宽泛的社交和刻板行为两个方面、只要医生还用各种打分制的估值量表进行诊断、只要鉴定仍然只看孩子的行为表现,家长就永远不会得到孩子问题的准确答案。因此,设计我们自己的精准化诊断工具、科学的诊断流程是当务之急。

诊断与培训脱节

现在医生管鉴定,但训练在残联系统或民间,造成医生无法跟踪被训练孩子的成长过程,无法追踪自己的鉴定结果,从而找到鉴定和康复之间的规律。因此,医院开办自闭症培训机构,并将部分培训费用纳入医保是可以考虑的方式。

对于大龄自闭症患者的干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们认为到了大龄就不存在干预问题了,而是如何救助问题。包括生存状态、家庭生活及就业等。因此,早筛查、早介入是关键。

这里面又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是我们与一家自闭症培训机构推出一个远程的儿童发展障碍评估工具,包括初期自测、精准评估和训练效果评估三个方面。18个月到15岁的家长可以完全在网上完成,并能精准鉴别各种发展障碍的类型。在推广方面需要政府给予一些支持。

另一个问题就是特殊儿童在校的问题。尤其是9-15岁的孩子,即小学4年级到初中3年级。首先我们要分清这些孩子到底是什么问题,而不是把他们统统定义成自闭症,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在学校的接受程度会很差。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具备某些相同特质人群的代称。其特质分为性格特点、行为能力和天赋专长。该病在社交方面表现出困难,而往往在某一方面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比如惊人的记忆力、空间能力、视觉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欧洲的研究认为牛顿和爱因斯坦,达尔文、安徒生、梵高和莫扎特等都是阿斯伯格综合症。现在由于家长和教师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知识的匮乏使得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在家庭和学校完全不被理解,现行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得他们遭遇更为严重的挑战。致使无数拥有伟大天赋的、可能是下一个牛顿或爱因斯坦的阿斯儿童在校园里忍受着孤独甚至歧视,导致退学、厌学,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给儿童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我们需要推动社会对该人群的特质、障碍和天赋正确认知,使人们理解、接纳其特质所造成的特殊行为模式,引导家庭、校园和社会创造一个弹性、接纳的环境。帮助那些有自闭症特征的儿童恢复社会能力和正常的社会属性;帮助有天赋的儿童确定和挖掘自己的天赋,通过自身的专长弥补障碍,实现自身价值,进而走出自闭症的阴影,获得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人生。

还有的孩子有阅读障碍,但在当地也有被诊断成轻度自闭症的情况。同时,一些轻度的发展障碍也会伴随学习障碍的发生。这些孩子如果没有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救治就会产生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厌学、网瘾抑郁症很多都与学习障碍有关。这些障碍有不同的形成原因,我们要准确鉴别并找到原因。例如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时一会要水喝、一会抠抠指甲、一会玩玩笔或者叨叨几句,总之不能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做作业上,一般家长都会认为这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然后就去找地方训练注意力,而问题的真正的原因——视觉能力不足引起的阅读障碍反而被忽略。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孤独症
针对孤独症,实际上没有特别理想的药物,主要从心理方面医治孤独症。在治疗时,要观察孤独症患儿是否有多动症、情绪失控、冲动等表现,如果有这些疾病,要把合并症治好,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孤独症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患者没有共病,单独有孤独症,想要治愈孤独症的可能性较低。日常可以带着孤独症患者多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尽量让他们适应现代生活,还要做好人际关系训练以及语言训练,可以让患者多表达心理感受,还要学习如何回应别人的邀请。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70342次收听

儿童孤独症严重吗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神经瘤疾病,积极治疗效果也不好,70%患者无法独立生活,治疗时没有特效药物,可通过心理治疗。
孤独症治疗方法
孤独症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群体疾病,发展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很多案例。一旦出现孤独症就要及时治疗,最好是推拿与教育、训练相互结合,推拿是针对内因,教育、训练是针对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其次就是做好社交训练,教他如何在人际中互动,如何回应别人的邀请。
孤独症儿童怎么治疗
现在抑郁症,自闭症,孤独症出现的人越来越多,儿童也会出现孤独症,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孤独症儿童可以用行为治疗方法,教育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来解决,能够让孤独症问题更好地恢复,不会对孩子的生活造成影响。
孤独症能治好吗
从世界上孤独症专家的认知分析孤独症是一个不能够治愈的疾病,近些年来的治疗经验证明部分轻度的孤独症孩子经过治疗和干预,他们的行为特点、能力特点能够很接近于正常的孩子。虽说国际上的认知是孤独症的孩子不能够完全治愈,家长也不能悲观放弃,因为治疗和不治疗差别非常大,只要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孩子,他的能力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国际上的理论是认为孤独症患者很接近正常人后,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处于某一个阶段,如情绪、社会环境的改变,他又会出现孤独症的行为特点。
语音时长 01:20

2019-01-25

51852次收听

怎么预防孤独症
孤独症的预防需要从孤独症的病因来着手,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者是基因方面的问题,要从优生优育的角度预防孤独症的发生,需要进行基因的检测、基因的筛选等。避免孕期的病毒感染、毒物的接触等,可能都会造成大脑的损伤,导致孩子出现孤独症症状,要减少感染的机会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此外还有宫内缺氧,早期发现、早期矫治。产时尽量避免早产、避免出现缺氧情况的发生,这对孤独症的预防有一定帮助。孤独症是现在全世界的一个难题,即便孕期已经很注意,也不能够完全杜绝孤独症的发生,只能减少孤独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42

2019-01-25

59177次收听

孤独症是什么原因
孤独症病因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可能基因的问题,还有环境的刺激等造成基因的突变或者是大脑的损伤等因素。目前有比较明确的综合症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但有大脑的损伤并不一定是孤独症,可能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孤独症病因也有其他的学说,如过敏学说、毒物学说等。总之,孤独症是多因素引起,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
语音时长 01:26

2019-01-25

59090次收听

孤独症检查什么
孤独症病因复杂,目前没有简单的生物学诊断方法。孤独症的诊断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的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同时也可以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因为孤独症的孩子可能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所以一定要进行发育测评。目前国际上有一种叫ADOS测查的方法是针对孤独症孩子,ADOS测评主要是从孩子交流能力的损伤程度来评判,最终的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诊断孤独症。这种方法非常耗时耗力,所以很难普及,在国外的收费也很高,在国内个别的机构也可以进行,但是很难大面积开展。因为孤独症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仅靠这种方法来诊断孤独症,可能会耽误很多孩子。
语音时长 02:05

2019-01-25

62888次收听

07:05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的表现是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和感觉方面的异常。一、患者不能正常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方面、肢体的交流等。二、有重复刻板行为,反反复复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反复开关灯。三、执拗,场景转换困难。四、兴趣很狭窄,容易出现感觉方面异常,感觉敏感,少数感觉方面异常会比较钝。
02:32
孤独症的原因
孤独症病因不明确,但有数据表明,可能与基因、环境刺激、大脑损伤、过敏、中毒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孤独症的病因全世界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目前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综合征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但全世界对孤独症病因的认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如在孕期受到感染,还有环境的刺激等造成基因的突变或者是大脑的损伤等,都可以造成孤独症,但有大脑的损伤并不一定是孤独症,有可能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孤独症病因也有其他的学说,如过敏学说、毒物学说等。总之,孤独症是多由因素引起,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
03:14
孤独症检查项目
孤独症检查项目有孤独症量表、发育测评和ADOS测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病因复杂,没有一种化验是针对孤独症的检查。实际上是由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行为,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和ADOS测查。
02:44
孤独症的治疗
患者一旦诊断为孤独症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行为改变不了,孤独症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存在交往的障碍,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因为患者有交流的障碍,在正常人群中,也不能有效发起他的交流,甚至其他孩子给他发出友好的交流信号,但是他的回应能力也很弱。如果患者不经过干预和治疗,他的这种能力水平也不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孩子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与他的大脑可塑性相关。所以,无论任何程度的孤独症,只要一经诊断,都需要进行治疗。
02:19
孤独症长大后会好吗
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患者本身的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他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其它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也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他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他的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稍差,他在正常的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他们交流的方式也和正常人有所差异。
温柔而坚定的爱孩子
“现在,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家庭教育,但为如何进行教育而犯愁,对成长中的孩子束手无策,当今美国最著名也是享誉世界的少儿教育和家庭问题专家、爱家协会会长詹姆斯﹒杜布森提出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论断:“婴儿期和童年期早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儿期和童年期没有的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进入青春期后实际上已很难再得到很好的改善了”。
孤独症(无智障自闭症)的表现及治疗
儿童心智理论和主体间沟通能力的正常发展心智理论是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并从他人的行为当中解释其心理状态的能力。心智理论能力可以确定感知情感,理解他人的交流意图,并理解非言语方式的交流。心智理论能力是情感同化的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