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脊髓肿瘤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6-2159254次浏览

脊髓室管膜瘤

可被分为髓内,髓外硬膜下或者硬膜外。

原发性髓内肿瘤: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包括室管膜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和弥漫性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作为室管膜瘤的一个亚型,主要分布于脊髓圆锥和脊髓的终丝部位。

●最大可能的进行手术切除是治疗髓内脊髓肿瘤的第一步。相比于高度恶性室管膜瘤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全切或者近全切除在低度恶性室管膜瘤和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患者中更容易达到。

●对于低或者中级别(WHO I 或 II)的髓内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初次手术达到全部切除的患者,我们建议术后观察而不是放疗。

●对于那些未能全切的(活检或者仅为不全切除)的髓内肿瘤,我们建议术后辅助放疗。放疗对于初次手术之后复发的肿瘤同样是有效的。

髓外硬膜内肿瘤

— 最常见的为脑膜瘤和神经鞘瘤。

●硬膜下髓外神经鞘瘤,要么是偶然发现,要么是合并神经纤维瘤病1型或者2型。病理结果上可分为雪旺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和恶性神经鞘瘤。

●雪旺细胞瘤和神经纤维瘤通常是缓慢生长的肿瘤,它们的临床表现和受影响的脊髓水平有关,而恶性神经鞘瘤则生长快速。一旦脊髓受到了压迫,症状可能会突然加速出现。

●手术切除对于大部分雪旺细胞瘤或者神经纤维瘤来讲是个很好的治疗选择。 对于偶然发现的肿瘤来讲,预后通常很好。对于神经纤维瘤病来讲,肿瘤的多发性是个显著的危险因素。

硬脊膜外肿瘤

— 绝大部分为是转移癌。

●除了疼痛和潜在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之外,肿瘤导致的硬膜外脊髓压迫(ESCC)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三个最常见的恶性疾病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

●最常见的表现为背痛,这个症状通常是最初的症状。运动和感觉异常紧随其后。立即的治疗干预是需要的,为了预防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减少潜在的神经损伤后遗症的重要步骤就是早期诊断和快速的治疗干预。

●MRI检查通常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CT脊髓造影可以作为替代使用。

除了导致疼痛和潜在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之外,肿瘤导致的硬膜外脊髓压迫(ESCC)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我们认为任何影像上出现的对硬膜囊的压痕都是肿瘤导致的硬膜外脊髓压迫的证据。

大部分病例都起源于椎体转移癌的硬膜外扩张。

快速的诊断和立即的治疗是保存神经功能的最重要手段。

肿瘤导致的硬膜外脊髓压迫(ESCC)的治疗目标是疼痛控制,避免局部病变进展带来并发症,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或者保持。

决定性治疗的选择必须适合于病人基础疾病所带来的负担,预期寿命。在治疗之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对脊髓稳定性的评价。

对于要么出现了神经症状或者硬脊膜囊明确的压迫的,我们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初始治疗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对于那些有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例如下肢轻瘫或者截瘫),我们建议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96mg静脉给与,继而24mg每日4次持续三天,然后在10天之内停止)

●对于有轻微神经症状的病人,我们建议适度使用地塞米松(例如10mg静推继而16mg每日分次口服)

●我们建议对于小的硬膜外病变,以及有正常的神经功能的病人,不适用糖皮质激素。

决定性的治疗包括:手术,外照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疗都是治疗方法。

●对于转移性的肿瘤所导致,病人的脊柱不稳定,并且病人预后相对较好,我们建议行减压性的手术切除和脊髓固定,继而放疗,而不是单一的给予放疗,

手术治疗之后,我们建议给长程的放疗(总剂量30Gy,分10次给予)。我们不采用短程的外照射治疗。此外,术后的立体定向放疗也有助于提高对残存肿瘤的控制率。

有不稳定脊柱,但是不适合开放性手术的患者,可能会从微侵袭的椎体成形术和脊柱后凸成形术中获益,手术之后继而开始放疗。

对于那些广泛系统性疾病,一般状态很差的,预期寿命仅为几个月的患者,我们建议单纯给予放疗来或者症状缓解。 我们建议给予短程放疗(例如8Gy的一次治疗)而不是更多的分散的治疗计划。

●对于转移性肿瘤导致的硬膜外脊髓压迫,病人脊柱稳定,我们仅建议外照射治疗而不是给予手术(尤其是放疗敏感性的肿瘤,例如乳癌,淋巴瘤和骨髓瘤)。

对于大多数病人,我们建议相对长程的放疗(30Gy分10次给予)。

●对于那些脊柱稳定,所患肿瘤对放疗不敏感的患者(肾细胞癌,肉瘤)以及没有明显脊髓压迫的患者,我们建议立体定向放疗而不是普通的外照射放疗。如果有脊髓压迫的明显证据,立体定向放疗不可以给予。如果有条件,例如病人愿意忍受治疗过程,疾病进展不是很厉害,相对预后较好的患者,首先给以手术减压继而放疗或者立体定向放疗是可行的。

●对于化疗敏感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生殖细胞肿瘤,乳癌和前列腺癌),化疗和激素治疗是有效果的。和放疗相比,手术缓解脊髓压迫的好处尚不确定。

●微侵袭的办法,例如椎体成形术,脊柱后凸成形术仅仅适用于症状性的脊髓转移癌,并且没有明显的硬膜外疾病或者骨片后冲入脊髓的病人。

复发的硬膜外转移癌导致脊髓受压 —再次治疗的选择包括立体定向放疗,再次的传统放疗,手术或者系统性治疗。治疗的选择应当个体化。

相关推荐

颈椎病和脊髓肿瘤有哪些区别
颈椎病和脊髓肿瘤虽然早期症状十分相似,但两者是不同的疾病,颈椎病症状可时好时坏,而脊髓肿瘤引起的症状为持续性、进展性的,两种疾病的X线检查结果也不相同,在治疗上,颈椎病多选择保守治疗,脊髓肿瘤主要选择手术治疗。
良性脊髓肿瘤会容易癌变吗
脊髓肿瘤大概3/4左右,都属于良性肿瘤。其中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等病理类型,还有像血管母细胞瘤等,脂肪瘤等病理类型也属于脊髓的良性肿瘤。绝大多数脊髓肿瘤特别是脊髓的良性肿瘤,都不会发生癌变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脊髓肿瘤,属于良性肿瘤是可以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得到治愈的一类肿瘤,在临床上呢总体治疗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患者在诊断脊髓肿瘤之后应该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由专门从事脊髓脊柱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大多数的脊髓的良性肿瘤是可以得到治愈的。另外有一小部分脊髓的良性肿瘤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恶性转变的这一类脊髓肿瘤主要是发生在,神经纤维瘤病1型患者身上这类患者常会有丛状的,神经纤维瘤的发生而这类丛状的神经纤维瘤,通常会在某种情况下发生恶性转变,或者是在刚开始形成肿瘤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恶性的神经纤维瘤,或者神经鞘瘤所以会有NF1基因突变的患者,也就是说神经纤维瘤病1型患者应该高度警惕脊髓良性肿瘤,发生恶性转变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11

59565次收听

脊髓室管膜瘤复发如何治疗
如果患者在手术之后,随访过程中,发现脊髓室管膜瘤复发之后,一般建议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在二次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风险往往会比第一次手术风险更大,因此应该由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专科医生进行手术。脊髓室管膜瘤虽然与正常脊髓有一定的边界,但是在手术之后,也可能会出现复发。特别是那种间变性的室管膜瘤,还是有一定复发概率的。所以复发后的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的分离,肿瘤与脊髓的界面,辨认正常的边界和解剖结构,同时在术中采取,电生理监测等方法,来尽最大努力的避免脊髓损伤,在复发的室管膜瘤切除之后。另外,有些患者还需要配合化疗的方法,通过这样的综合治疗,尽可能的避免脊髓肿瘤的再次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脊髓功能。
语音时长 01:30

2020-03-11

50503次收听

脊髓室管膜瘤的检查项目
脊髓室管膜瘤的检查项目在手术之前主要是通过,增强扫描的磁共振检查来明确,一方面脊髓室管膜瘤,在磁共振检查上表现比较典型,是位于脊髓中央的,有明显强化的和脊髓边界清楚的。一种占位性病变,在它的头端和尾端,常常会合并脊髓空洞,也可以有少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形成的帽征样表现,通过这个磁共振检查,常常能和脊髓髓内的,新型细胞瘤进行鉴别。第二是可以通过CT或者X线检查,进行大致的,这种定位和定性的诊断,但是这两项检查,参考意义不如磁共振检查价值大,对于一些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我们还可以考虑,进行CT脊髓造影检查。一方面可以明确,这个病变的具体阶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与脊膜瘤神经鞘瘤,等其他的椎管内肿瘤相鉴别,所以脊髓室管膜瘤,检查的最佳方法,是增强的磁共振检查。
语音时长 01:23

2020-03-11

59994次收听

脊髓室管膜瘤怎么引起的
脊髓室管膜瘤的患者,从病因上来讲,并不是十分明确。从组织来源上来讲,脊髓室管膜瘤主要来源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的异常增殖。这类肿瘤的发生就决定了所在的位置,所以脊髓室管膜瘤,一般位于脊髓中央的位置,由于脊髓室管膜瘤,并不是脊髓实质的正常细胞,所以脊髓室管膜瘤,与正常的脊髓实质的边界,还是相对清晰的,这一点,也是与脊髓的新型细胞瘤重要区别的一点。对于脊髓室管膜瘤,一般在诊断明确之后,是可以通过,纤维神经外科手术方式进行全切,所以这类肿瘤虽然病因不明,但是诊断明确之后,是可以进行有效的外科治疗,并且在治疗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多能够得到改善和恢复,甚至一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到完全正常的状态。由此可见,脊髓室管膜瘤虽然病因不清,但是在髓内肿瘤中,还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类肿瘤,在诊断明确之后,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30

2020-03-11

61645次收听

脊髓肿瘤术后多长时间复查
脊髓肿瘤患者术后的复查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不同而异。对于脊髓肿瘤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特别是局部,合并脑积液渗漏的患者,则应该在手术之后,每1到2周复查一次,直至伤口完全愈合为止。对于伤口愈合良好的,脊髓良性肿瘤的患者,我们一般建议在手术之后,一个月和三个月的时候复查。如果临床影像学情况稳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那么患者之后的复查时间,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即可。而对于脊髓的恶性肿瘤,特别是未能进行全切的,脊髓的恶性肿瘤,我们复查时间和时限应该缩短,一般建议术后在一个月,和三个月进行复查,此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还有一些脊髓肿瘤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神功能障碍,特别是出现肢体运动力量下降,肌力下降的患者,那么我们在术后,复查时间也宜所短,一般建议患者每两周复查一次,以便由医生来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瘫痪侧的这种功能锻炼,尽可能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于一些脊髓的恶性肿瘤,比如间变性的食管膜瘤,那么我们复查时间更应该缩短,并且在检查的时候,还需要做全脑全脊髓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11

65639次收听

02:41
脊髓肿瘤应做哪些检查
脊髓肿瘤的检查有磁共振检查、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在临床上脊髓肿瘤患者会先出现一些症状,此时患者一定要做一个颈椎、胸椎或者腰骶椎的磁共振检查来明确是否患有脊髓肿瘤,磁共振检查是临床上确诊脊髓肿瘤的最为关键的检查。还可以做X线检查,X线可以发现患者有没有椎管容积扩大,椎弓根、椎板和椎体的部分骨质有没有吸收等一系列表现。另外还有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脊髓肿瘤的部位、节段,大致判断脊髓肿瘤的病理类型。
02:33
脊髓室管膜瘤都有哪些症状
脊髓室管膜瘤的症状包括疼痛伴有麻木,明显的发痒,肢体运动障碍,局部的发热、发冷、蚂蚁爬的感觉等。脊髓室管膜瘤肿瘤发生之后,患者常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初期主要表现为感觉功能障碍。作为一种髓内肿瘤,患者的感觉功能障碍和神经鞘瘤、脊膜瘤不太一样,它的突出表现可能并不是典型的神经根痛,而是在疼痛的基础上伴有麻木,有一些患者还会有明显的发痒的感觉,以及局部的发热、发冷、蚂蚁爬的感觉等各种异常感觉。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由于对脊髓的压迫,患者还可以出现逐渐加重的肢体运动障碍。
02:21
脊髓室管膜瘤怎么治疗
脊髓室管膜瘤的治疗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一部分术后易复发的患者,术后还要考虑放疗。脊髓室管膜瘤是边界比较清晰的肿瘤,可以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全切,治疗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因此脊髓室管膜瘤应该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患者最好能够由专职从事脊髓脊柱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一部分脊髓室管膜瘤在手术之后容易复发,甚至种植性转移,患者在手术之后还需要考虑进行局部的放疗,甚至全脑、全脊髓的放疗,一小部分患者还需要考虑辅以化疗来控制疾病的进展。
02:38
脊髓星形细胞瘤怎么治疗
脊髓星形细胞瘤的治疗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脊髓星形细胞瘤是临床治疗上相对棘手的脊髓肿瘤,由于脊髓星形细胞瘤与正常的脊髓组织边界不太清晰,在手术过程中有时难以有效地识别边界,所以绝大多数脊髓星形细胞瘤手术难以将肿瘤全切,术后还需要辅助放疗和化疗。对于一部分手术无法切除的脊髓肿瘤,放疗能够控制肿瘤的进展;对于一部分患者,有针对性的化疗也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地进展;对于一些分子表达类型比较理想的脊髓星形细胞瘤,也可以酌情选择靶向治疗。
02:30
脊髓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脊髓肿瘤的治疗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脊髓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显微神经外科的手术切除,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脊髓肿瘤都属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可以实现肿瘤彻底治愈,而且在手术之后一般不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如果术后病理提示肿瘤为恶性,或者由于各种原因肿瘤没有实现全切,需要考虑进行局部的放射治疗;对于一些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脊髓肿瘤,有时需要扩大范围治疗;对于一些复发的、难以手术的肿瘤,有时还需要进行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
脊髓癌一般能活多久
脊髓癌一般能活多久?一旦确诊为癌症,很多患者都会心灰意冷、自我放弃,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癌症是无法攻克的一大难题,不过现如今医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对于某些类型的癌症,还是能够很好的控制的,甚至可以带瘤长期生存,那么,对于脊髓癌这种疾病一般能活多久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