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癌患者营养上的护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666693次浏览

胆管癌主要表现有迅速进行性加重的阻塞性黄疸,体重下降、胆囊肿大、肝肿大及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畏食油腻等。而腹痛和急性胆管炎症状少见,临床难与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鉴别。晚期可见明显消瘦、乏力及恶病质。

【 宜 】

(1)宜多吃具有抗胆道、胆管癌作用的食物:鱼翅、鸡肫、荞麦、薏米、豆腐渣、猴头菇。

(2)宜多吃具有抗感染、抗癌作用的食物:荞麦、绿豆、油菜、香椿、芋艿、葱白、苦瓜、百合、马兰头、地耳、鲤鱼、水蛇、虾、泥鳅、海蜇、黄颡鱼、针鱼。

(3)宜食具有利胆通便作用的食物:羊蹄菜、牛蒡根、无花果、胡桃、芝麻、金针菜、海参。

(4)食欲差宜吃杨梅、山药、薏米、萝卜、塘虱、恭菜。ァ—

【 忌 】

(1)忌动物脂肪及油腻食物。

(2)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饱。

(3)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忌霉变、油煎、烟熏、腌制食物。

(5)忌坚硬、粘滞不易消化食物。

相关推荐

02:02
胆囊肿瘤良性几率大么
胆囊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里胆囊息肉最为常见,胆囊癌发病率并不高。在胆囊的肿瘤当中,它的良性率应该还是比较高的,应该是百分之八九十或者是九十多,甚至95%都是良性的这种肿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胆囊的恶性肿瘤。良性的肿瘤和恶性肿瘤,有明显区别。如果是胆囊的肿瘤进展比较快,大小变化比较快,一般就是恶性肿瘤。胆囊肿瘤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做胆囊的超声,或者做腹部的CT扫描,变化非常慢,每年变化很小或者基本上没变化,这种情况就是良性的。
胆囊癌有遗传吗
胆囊癌可能遗传。胆囊癌是发生在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性病变,该病变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直系亲属有胆囊癌发病史,那么,后代胆囊癌发病几率会明显提高。因此,对于有胆囊癌家族史的群体,一定要做好胆囊癌筛查,定期体检,监测胆囊健康状况。对于可疑恶性病变患者,及早进行胆囊切除,避免胆囊病变继续发展。另外,对于此类群体,也要做好健康宣教。指导其合理膳食,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需要清淡饮食,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不能抽烟饮酒,减轻对肝胆的刺激,降低胆囊癌发生。
语音时长 01:13

2020-12-23

84229次收听

胆囊癌重度粘连还可以手术吗
胆囊癌患者出现重度粘连,也可以手术。此时,手术目的并不是以肿瘤根治手术为主,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姑息手术,尽量切除病变组织,减轻肿瘤病变对患者身体的持续消耗。另外,对于发生胆道梗阻的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可以进行胆汁引流手术,将淤积在肝胆系统内的胆汁引流出来,减轻黄疸情况,促进患者肝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胆囊癌患者来说,由于处于病程阶段不同,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原则也有差别。无论患者处于哪个阶段,都可以进行手术,争取能够稳定不断,尽量延长患者五年生存率。
语音时长 01:08

2020-12-23

84422次收听

胆囊癌左下腹压痛怎么回事
胆囊癌患者出现左侧下腹部压痛,可能存在腹腔转移情况。胆囊癌晚期患者,会发生肿瘤细胞转移,主要以淋巴转移、血运转移、种植转移为主。当癌细胞脱落在腹腔时,就可能发生腹腔种植转移,患者有可能出现转移部位的疼痛症状。建议患者就医检查,通过腹部增强CT等检查项目,分析患者病情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全身化疗治疗,尽量能够控制和稳定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在检查过程中,也建议患者完善其他检查项目,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脏器组织病变情况,排除其他病变导致的左侧下腹部压痛,例如:泌尿系结石、肠炎等,避免漏诊其他病变情况发生。
语音时长 01:16

2020-12-23

83008次收听

早期胆囊癌会一直痛疼吗
早期胆囊癌患者有可能出现右侧上腹部一直疼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在患者进食以后,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症状有可能加重。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以及腹部肿块等临床症状,可出现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需要患者及早就医检查,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以及肝胆胰脾B超、CT等检查项目,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确诊。确诊病变后,建议及早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程阶段不同选择相对应的手术方案,手术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可以考虑选择放化疗等治疗方式巩固病情。
语音时长 01:12

2020-12-23

82123次收听

胆囊癌影响正常生活
胆囊切除后对身体有影响国内外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或多或少可对人体有所影响。胆囊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以适应人体集中进食的生活习惯,帮助食物消化吸收。胆囊切除后,这种有规律的适应消化的功能丧失了。
患有胆囊癌的治愈
胆囊癌起病隐匿,缺乏具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也不具备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检查项目,特别是本身已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就更易误认为是结石引起的不适,而没有引起重视,到临床上发现或疑诊为胆囊癌时,往往已是晚期。因此,对于胆囊癌预防重于治疗。
早期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胆囊癌,在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等到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一般已经到了晚期。癌症晚期,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噩梦。在癌症面前,人类都会表现出柔弱的一面,癌症带给一个家庭的常常是无尽的泪水。在悲痛之后,我们还是会积极寻求治疗癌症的方法。那么早期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胆囊癌晚期护理有哪些
多数的胆囊癌都是到了疾病的晚期才发现疾病的,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要治疗疾病就要掌握最佳的时间。特别是到了胆囊癌的晚期,我们就更加应该重视胆囊癌患者的护理工作。
怎样防止胆囊癌的复发
胆囊癌是一种严重损害健康的恶性肿瘤,原发灶在胆囊,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平时由于缺乏对肿瘤的认识,往往到肿瘤出现的时候,患者会十分害怕。目前治疗胆囊癌主要有手术和放化疗治疗,但是无法哪种治疗方法都无法彻底的帮助患者康复,后期有很多患者会出现复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预防胆囊癌的复发?
胆囊癌术后五年生存率
胆囊癌术后,影响病人生存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疾病是否能够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否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是否接受其他的综合治疗等。对于局限于黏膜的原位癌,一部分是早期癌,还有一部分术前术中未得到诊断,但是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癌的患者。在这部分患者中仅行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性的目的。有文献报道,这部分病人术后五年生存率能达到百分之百,但是对绝大部分胆囊癌患者来说,其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比例不超过20%,即使做了病灶切除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仅为九个月左右,90%患者死于术后一年内,五年存活率不足5%。随着近年来新的治疗药物、新的治疗方法的进展,胆囊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以及生活质量都有所改善。
语音时长 01:27

2019-04-29

57216次收听

01:54
如何预防胆囊癌
胆囊结石的患者应该定期去医院就诊,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酌情在疾病的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避免以后胆囊癌的发生。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由于出现长期的疼痛,或者是慢性炎症的刺激,或者是伴有糖尿病,都可以作为诱发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患者,都容易得胆囊癌,只是一部分有症状的患者,或者是长期出现慢性炎症刺激的病人,才容易患上胆囊癌。除此之外,如果胆囊结石的患病年龄,超过十年以上的时间,也容易患上胆囊癌。
02:47
胆囊癌的分期
一般情况下,胆囊癌根据浸润深度、有无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有无出现远处器官转移的情况,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将胆囊癌可以分成四期,最早期就是原位癌,原位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效果最好。通常情况下,一期胆囊癌患者的病变深度,比较浅,可以到达黏膜的下层;如果胆囊癌的病变侵犯到胆囊的基层,但是,没有突破胆囊的浆膜层,或者是没有到达肝脏层,可以称为胆囊癌二期;如果胆囊癌患者的病变,突破胆囊外边光滑的浆膜,或者是侵犯胆囊床的肝脏,为胆囊癌三期;如果胆囊癌患者肝门部的血管,已经受到侵犯,或者是腹腔干周围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甚至胆囊癌患者还发生腹腔或者是肺,或者是远处器官的转移情况,就是属于胆囊癌四期。
01:52
胆囊癌分期
胆囊癌作为消化道肝胆系统的恶性肿瘤,分期方法有很多种。目前,胆囊癌的分期常见的有日本的分型和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的AJCC分型。而且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分期也会有一些变化。胆囊癌的分期,主要是根据肿瘤情况的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和肿瘤有无发生远处转移癌作为依据,进行分期。胆囊癌的临床分期主要分为四期:Ⅰ期,癌组织仅局限于黏膜内,即原位癌;Ⅱ期,癌组织侵及肌层;Ⅲ期,癌组织侵及胆囊壁全层;Ⅳ期,癌组织侵及胆囊壁全层合并周围淋巴结转移;Ⅴ期,直接侵及肝脏或转移至其他脏器或远处转移。
01:18
胆囊癌肝转移怎么办
胆囊癌是最容易发生肝转移的,胆囊就长在肝脏的上面。脏面的下方附着着,所以得了胆囊癌的话,很容易发生肝转移。治疗胆囊癌的话,不仅仅是切除胆囊,而且连一部分肝脏,包括可能涉及的淋巴结要一并切除。所以胆囊癌是一个治疗范围比较大的治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