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肿瘤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8-09-0665736次浏览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显着增加,在各类疾病导致的死亡中,恶性肿瘤高居榜首,因此如何预防肿瘤的发生是许多人十分关心的话题,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肿瘤。Originoo_42964_179474304_l.jpg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的病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肿瘤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生活方式包括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及某些行为、爱好。预防肿瘤应该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构筑起防癌抗癌的第一道防线,其具体包括:
  避免吸烟、酗酒
  吸烟、酗酒对健康的危害罄竹难书。烟草中及其燃烧过程产生的尼古丁、亚硝胺、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长期、过量的酒精刺激则对消化道肝脏有比较严重的损害,容易诱发胃癌、肝癌、食管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提倡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
  新鲜的水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够促进身体清除各种致癌的毒素;许多豆类富含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等抗癌物质,多食豆类有利于预防乳癌;粗制的谷物含有植物纤维,对预防肠癌很有好处,此外适当使食用动物的肝脏以补充硒、钙、碘等微量元素,也有利于防癌抗癌,而一些腌渍、熏烤的食物因多含有可能致癌的物质,则应该尽量少吃。
  坚持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抵抗力,缓解工作的紧张和压力,尤其有利于降低乳癌、肠癌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主要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士我们倡导的运动标准可以概括为三、五、七:即每天中速步行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每周运动五次,运动强度以运动后身体微汗,心率+年龄=170左右为宜。总之科学合理的运动最重要的在于: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保持乐观的心态
  紧张、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是人体内的隐性炸弹,这些不良的刺激通过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影响内脏器官,大大降低人体自身对肿瘤的防御能力。因此通过体育锻炼,自我调节以及必要的心理治疗以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也能起到防治肿瘤的作用。
  注意肿瘤的早期信号
  肿瘤的发展是一个进行性加重的过程,一旦到中晚期,病变范围广泛或有远处转移,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预后也较差。如能早期发现,病灶尚未转移,通过手术或放、化疗则可达到根治。
  肿瘤早期症状虽不明显,但只要人们对其蛛丝马迹加以警惕,及时就医,初诊医师能加以重视并采取一定的诊断手段,许多早期肿瘤都能及时被正确诊断。下面提供在我国高发的肿瘤比较典型的早期表现供参考:
  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等久治不愈。(可与肺癌有关)
  不名原因的声音嘶哑、肩背痛及杵状指。(可与肺癌有关)
  持续性吞咽困难,食管内异物感(可与食管癌有关)
  乳房内不规则肿块,乳头溢液或乳房皮肤橘皮样变。(可与乳腺癌有关)
  持续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及无规律的腹痛。(可与胃癌有关)
  上腹部包块增长较快,肝区痛甚,皮肤、巩膜黄染。(可与肝癌有关)
  排便习惯改变,发现血尿。(可与大肠癌有关)
  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可与膀胱癌有关)
  颌下、腋窝、腹股沟部出现结节,伴有发热、乏力、消瘦、盗汗、皮肤瘙痒等。(可与恶性淋巴瘤有关)
  反复发作的原因不明的高人等。(可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肿瘤的早期表现千差万别,有时并不典型,需要患者细心鉴别,更不可讳“癌”忌医,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检查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及血沉等协助诊断。

相关推荐

01:06
恶性肺结节能不能根治
如果是早期恶性肺结节,一般可以根治;如果是晚期恶性肺结节,通常不可以根治。1、早期恶性肺结节:如果是早期体积较小的恶性肺结节,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及时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一般可以根治。但术后要结合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辅助治疗,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防止复发和转移。2、晚期恶性肺结节:对于晚期恶性肺结节,一般会出现远处转移的情况,手术切除可能也无法根治。此时,可以通过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控制病情,有助于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轻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肿瘤穿刺后会不会扩散
肿瘤穿刺后导致肿瘤扩散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临床上设计穿刺针,都会把设计成套管针,也就是在穿刺针外面会有一个套管,在穿刺时会先把套管刺入肿瘤,然后再用穿刺针通过套管来穿取肿瘤组织,这些操作都是在套管内完成的,肿瘤组织是不会接触到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肿瘤穿刺带来这种扩散的风险与给病人带来的益处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常只有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才能进行病理检查,相对于手术来说,穿刺活检对人体伤害较小。
语音时长 01:54

2021-12-30

75412次收听

03:08
肿瘤和囊肿的区别
囊肿是发生在肝、肾、卵巢或者其它器官上,B超或者CT检查可看到有明确的边界的包膜,有低密度区,及囊液。囊肿是组织发生、发展过程当中的异常现象,大部分都不是癌。所以对于囊肿,一边是严密地盯着,看看变化,比方说半年、一年,这个囊肿有没有变大,有没有缩小,有没有往里边又长出了异常的东西,进行严密地盯着。总之,囊肿和肿瘤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两个不同的病,但是一定要重视。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也是有包膜,也是比较完整、膨胀性的生长,一般不会往外长爪。而恶性肿瘤一般都有侵袭性,和周围的组织的关系不太清楚。所以,肿瘤和囊肿有明显的区别,但也需要用科学的手段鉴别。
03:06
第一次化疗要住院几天
第一次化疗要住院几天,是由方案决定的。有的化疗不需要住院,如口服希罗达,口服药带回家吃就行。用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这些药化疗,一天打完就可以回家。还有很多就在门诊化疗,当天输上液,两三个小时、四五个小时,输到下午就没事就可回家。如果是大剂量的化疗,含有顺铂的,恶心、呕吐比较重的化疗,有的需要水化的,可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如骨髓毒性、血氧特别低,会让患者多住几天,有时候要住半个月才出院。即使方案相同,老年人和年轻人做化疗,反应也不一样。老年人可能需要在医院多住几天,年轻人可能没多大的问题就回家了。所以第一次化疗要住多少天,是由方案和个人的基本状况决定的。
02:08
肿瘤标志物正常能排除癌症吗
肿瘤标志物正常,在临床上也并不能完全排除癌症。只是一项辅助诊断标准,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目前还没有达到百分百。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恶性肿瘤发现以及肿瘤高危人群筛选,同时可以对肿瘤治疗效果的一个观察和评价,也是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在临床上诊断癌症,除了要检查肿瘤标志物,另外还要结合患者一些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以及内镜等一些相关检查,最终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癌症,必须要依靠病理学的检查才能确诊。
肿瘤怎么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怎么才能知道良性和恶性。目前有一些影像学的检查可以帮助在手术前就进行判断,比如B超检查会发现有些肿瘤是血运比较丰富的。一般血运丰富的肿瘤就不能排除有没有恶性的可能,如果肿瘤血运是不丰富的,多数还是良性的。血运丰富的肿瘤表明肿瘤的营养比较丰富,细胞可以获取更多的营养,生殖就会快一些,所以这一部分肿瘤就要高度警惕有没有恶性的危险。还有盆腔核磁的检测,核磁是可以判断肿瘤有没有软组织的侵犯,所以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性质。目前还有PET-CT的检测,PET-CT是全身的检测,可以通过某一部位有没有代谢明显的增强来判断有没有肿瘤。最后肿瘤判断良、恶性,只有通过病理检查,也就是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了以后进行病理切片,这样才能最终判断良性还是恶性。所以肿瘤的良性和恶性,可以初步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判断,但是最终还是要通过手术病理来最后决定它的性质。
语音时长 01:39

2021-06-25

74637次收听

02:32
头颈部肿瘤病人的放疗口干严重吗
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口干的并发症不少,副作用很严重,是出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二维平面照射,前后对穿,两边对着照,放疗效果很差,正常组织反应很大。到今天放疗叫调强,称为断层调强或旋转调强,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得到极大改善。所以口干,像腮腺、唾液腺只要想保护,就能保护。现在对于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的副作用大大减轻,肿瘤的控制效果明显提高。现代放疗的精准治疗,让头颈部肿瘤病人的并发症、副作用大大减轻,口干明显减少,所以大家应期待新的治疗方法。
放疗为什么称作“刀”
放疗的发展从二维平面对穿照到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的肿瘤很小,长的部位需要能量很强,就有了立体定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主要能量强度无限增高,把所有的癌细胞都能彻底摧毁,那么为什么叫“刀”呢?因为我们的整个社会群体对外科手术刀切除肿瘤非常崇拜。放疗发展到这个阶段,它的疗效跟手术刀一样,可以把肿瘤彻底摧毁,它剂量的边缘也像手术刀切割肿瘤一样下降衰减、锋利。第一,它的物理剂量像刀一样,边界下降非常锐利。第二,它的疗效完全可以胜过手术刀。第三,广大民众对刀很崇拜。所以我们形象把它叫放射刀、伽马刀、X刀、质子刀、托姆刀等等。让老百姓广而知之,而且知道它有刀的效用也有刀的功能,但是没有刀的创伤的这样一个风险,它应该更有优势。
语音时长 01:55

2020-07-17

51190次收听

放疗的副作用大吗
放疗的副作用不大。放疗的副作用是最小的肿瘤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像有的头颈、口咽部位,由于它黏膜接触肿瘤近,需要的照射范围大,所以就会出现口腔有的出现红斑、吞咽疼痛这样一些症状,但是在很多小的肿瘤,早期肿瘤它的治疗反应最轻。第一,它是无创。第二,它也不会产生身体的太多影响,而且射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第三,它也不发热。所以放疗对肿瘤治疗来讲副作用相对轻,但是头颈肿瘤或者一些胃肠粘膜治疗范围比较广的时候,它会产生黏膜损伤,会带来一些吞咽不舒服、疼痛或者口干,甚至有的像直肠会有腹泻,痢疾样改变的一些症状出现,但这些在治疗当中多半能耐受,治疗结束以后一个月两个月慢慢就消失,完全可以康复。所以对放疗的副作用而言不大,大多数是小,而且不影响治疗过程的完成,治疗当中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而治疗以后很快就能康复,完全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1:43

2020-07-17

63061次收听

肿瘤跟癌症都需要放化疗吗
肿瘤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良性的,一种是恶性的。如果是良性肿瘤,在切除之后是不需要进行放化疗治疗的。但如果是恶性肿瘤,那也就是常说的癌症,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放化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需要放化疗,为了减少对身体的副作用,最好是咨询医生的建议,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放化疗治疗。
甲胎蛋白为什么偏高
甲胎蛋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在日常检测中也经常遇到。甲胎蛋白是胎儿肝脏表达的一种蛋白,在成年以后就不再表达;但是如果又突然重新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甲胎蛋白升高一般是原发性肝癌的表现,转移性肝癌一般不会升高。有些肝炎也可能造成低度的甲胎蛋白升高,肝硬化会有甲胎蛋白升高,如果甲胎蛋白更高,就高度提示肝癌。如果发现该项目有点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测,或者是病理学的检查来确诊。肿瘤标志物总体来说,是一个辅助诊断项目,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语音时长 01:35

2019-04-18

65891次收听

什么是梭形细胞瘤
什么是梭型细胞瘤?梭形细胞肿瘤主要是以梭形细胞为主,可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形态学表现可以是癌也可以是瘤。梭形细胞肿瘤是现在很多患者都患有的疾病,一般是良性的症状,及时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
肿瘤痛吗
肿瘤疼痛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实体瘤不断增长后,压迫到神经或者周边器官而引起疼痛,而大多数晚期癌症病人需要得到专业性止痛治疗,其中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癌症病人有明显疼痛。疼痛并非只发生于晚期肿瘤病人,癌痛病人可能生存数月或数年,他们可能始终未得到恰当的止痛治疗。
什么是眼母细胞瘤
眼母细胞瘤相信听说过的人不是很多,它是一种严重时危及生命的疾病,眼母细胞瘤患者的眼睛会对光没有反应,而且瞳孔会是白色的,多发生于3岁以前,所以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眼睛发育,一旦有出现异常,就要赶紧带去眼科诊治。
化疗后脸红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化疗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睡眠不好,手脚麻木,而且脸色发黑发红的情况。那么化疗后脸红怎么回事?由于个体的敏感程度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就会出现脸红的情况,那么如果严重的话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