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0-12-1028851次浏览

房间隔缺损目前来说已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脏先天畸形的疾病了,主要是由于胚胎期构成心房间隔的有关组织发育不全所形成,患者在发病时一般都是面色苍白、浑身乏力、呼吸困难的现象,那么怎么治疗此病呢?下文我们就来看下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  

房间隔缺损是指心房间隔任何部位出现缺损造成心房水平的交通,是指房间隔上,除未闭的卵圆孔外,存在的孔洞。单纯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约为活产婴儿的0.6permil。多数散发,也有家族发病倾向。目前这个病的治疗方法有下面几种:

手术治疗: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诊断确立,即使患儿无明显症状也应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术后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可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劳动。手术死亡率降至1%以下。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确定诊断后更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首先修补二尖瓣裂。然后以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

中医治疗:

病人的治疗用药及日常护理应遵医嘱,并注意结合病情,有针对性地选用活血止痛、补心养心、安神镇静类的中药。自己配制药茶,经常服用,简便易行,可缓解症状,更无副作用,对心血管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手术治疗,对诊断明确者应早日手术,5岁左右为理想时间;有肺动脉高压仍以左向右分流者应争取手术;但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者,应视为手术禁忌症。手术预后一般良好。

一部分较小的第2孔型心房间隔缺损病例,可能在出生后1年内自行闭合,出生后2年则自行闭合的可能性极小。单纯型第2孔型心房间隔缺损或第2孔型心房间隔缺损伴有部分右肺静脉异位回流,肺循环血流量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超过1.5∶1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最适当的手术年龄为4~5岁,早期手术治疗可防止肺循环阻力升高和出现右心衰竭。婴幼儿期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手术未能控制心衰者,则需尽早施行手术。 肺循环阻力明显增高,静息时达6个Wood单位以上,运动后未下降或进一步升高。临床上出现紫绀、心房水平呈现逆向分流,运动后动脉血氧饱和度进一步降低的病例禁忌手术治疗。

上文是针对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遗传吗
先天性的心房间隔缺损,它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当然除了遗传倾向之外,跟母亲在妊娠期间的这种营养的状态和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会发现母亲在妊娠的早期患有病毒感染性的疾病,或者是胎儿有宫内的缺氧,或者是服用了一些导致畸形作用的药物,或者本身母亲在妊娠前或妊娠期间患有糖尿病,或者是有红斑狼疮饮酒接触过放射线的一些辐射,都有可能导致心脏血管发生畸形。比如说房间隔缺损的出现,因此在孕前或者是孕期过程当中母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日常当中的这种饮食和环境的安全。另外就是在怀孕期间,对于这种早期的心脏,胎儿的这种筛查,超声的筛查也尤为重要。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12

65070次收听

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严重吗
天性的心脏房间隔缺损,它的严重程度要看房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右向左的分流。还有手术是否在是否进行了积极的介入或者是外科手术的治疗。房间隔和缺损本身在成年的先天性的心脏病当中是比例最大的,大约占到了百分之三十。而且一般来说男性要多于女性。如果是这种房间隔缺损,程度比较轻,并没有存在右向左的分流,而且是左向右分流量比较少,它的预后相对是比较好的。当然如果是缺损的直径或者孔径是比较大的,没有经过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就是在后期会出现这种心率衰竭的表现,大部分是表现为右心衰更明显。而且三十岁以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的阻力也会随着年龄积极性的增加。所以如果有房间隔缺损,首先要定期的去很好地进行评估,明确它缺损的大小,而且要明确它是否适合进行介入治疗,或者是否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是需要应该尽早的去实行,而不是等到出现了防止结构的变化之后再去做,这样的话它的后期的预后就会相对的差一些。
语音时长 01:47

2021-05-12

87389次收听

房间隔缺损如何防治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特别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而该病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所发病的,为了预防房间隔缺损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到日常的防护措施,避免疾病带来的困扰。下面来看看房间隔缺损如何防治。
怎样诊断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这种疾病不但会发生在成年人的身上,连婴儿也会有这样的疾病出现,患上房间隔缺损的时候,很多的患者都会产生呼吸困难的症状,还会有支气管炎的发生,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好房间隔缺损的预防,下面,我们看看怎样诊断房间隔缺损吧!
房间隔缺损不做手术会不会死
房间隔缺损不做手术会死吗?一般而言,房间隔缺损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单纯性房缺患者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婚姻等。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房间隔缺损不做手术会死吗?
房间隔缺损治疗后防止复发
现在很多人体验了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折磨以后,日常生活中都开始注意饮食,大家深知疾病的预防远远比治疗更有效,尤其是一些房间隔缺损的患者,治病的过程是漫长曲折的,好不容易治好了一定要注意不要复发,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房间隔缺损治疗后防止复发的方法。
房间隔缺损严重吗
房间隔缺损是否严重取决于缺损的大小以及缺损的部位。如果缺损在三毫米以内,分流量是比较小的,发展也较为缓慢,通常来说病情并不是很严重。但如果缺损超过了三毫米,早期就有可能会出现右心系统增大的现象,甚至还会引起肺高压,这个时候的病情是很严重的。
房间隔缺损要怎么治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有开刀手术、介入治疗等。治疗房间隔缺损有很多手段,比如心外科的医生可以采取开刀的办法,对房间隔的缺损进行修补,把心房之间的洞用一个补片进行缝合、修补,可以使得房间隔缺损达到闭合的目的。而内科医生通常会采取不开刀的介入治疗的方法,可以通过腿上的血管,把封堵器送到患者缺损的部位,堵住缺损的窟窿,从而达到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目的。但这种微创的介入封堵是对房间隔缺损的位置、边缘有要求的。只能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进行微创的介入的封堵,同时它的边缘要足够的理想,能够充分的满足这种封堵器的支撑,才能考虑进行微创介入的办法。如果有房间隔缺损,建议到正规的心脏专科去就诊。首先要医生评估,需不需进行房缺的封堵或修补,如果可需进行封堵或修补。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要遵从医生的专业意见。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27

56321次收听

02:33
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心脏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房之间没有完全的房间隔融合,就会出现异常的通道,这个通道叫房间隔缺损。出生后胎儿进行超声筛查,就能够有效的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如果怀疑孩子有房间隔缺损,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明确房间隔缺损是否存在,缺损的大小是多少。正规的心血管病专科医生会给患者提供最合适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案。在心内科可以通过不开刀的微创介入进行治疗,在心外科需要做比较简单的开胸的手术,目前内科、外科都有很好的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手术,以及微创介入的办法。
02:25
房间隔缺损症状有哪些
如果进入失代偿期,临床表现为右室增大、静脉压力升高、中晚期出现重度的肺动脉高压以及右心衰竭、肝脾肿大,静脉淤血,甚至双下肢浮肿。房间隔缺损的患者早期可能并不会有任何的症状和表现,有些患者的房间隔缺损幅度程度很小,可能一生当中都不会有任何的症状。但是随着房间隔缺损的直径增大,它会使得患者的右心室受到动脉的血流冲击,导致右室增大。所以一定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房间隔缺损。
02:34
房间隔缺损手术能够治愈吗
可以达到临床上治愈。首先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开刀,对房缺的位置进行补片修补。其次内科医生也可以采取不开刀的策略,通过腿上的血管送入封堵器,到达患者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对缺损进行微创的封堵。总之如果能及时诊断,采取治疗的方案,有效的进行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所有不论是外科开刀,还是内科封堵,堵上了心脏的洞,就可以达到临床上治愈的目的。
02:13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
缺损的大小,缺损的部位不一样,房间隔缺损的症状也不一样。一般会出现心慌、气短、肺高压、心脏负荷过重、经常容易感冒、心功能症状。如早期房间隔缺损不是很大,临床上没有什么症状。患者到了中晚期以后,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甚至出现并发症的症状,如出现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等。房间隔缺损比较大,早期可能就出现肺高压、心脏负荷过重、经常容易感冒等症状。如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可能早期出现心功能症状、肺内感染、肺炎等,活动后出现心功能、心慌、气短的症状。所以应该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小的房间隔缺损,也可以用微创介入治疗。
02:20
房间隔缺损严重吗
房缺的大小和房缺的位置决定了房间隔缺损的严重程度、病情进展情况。小的房缺早期没有症状,可在学龄前进行干预。也可用外科手术把房间隔进行修补。可以采用介入,用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封堵。封堵器,是目前常用的办法,通过介入在ASD下把房间隔进行封堵,术后需要吃半年左右抗凝药,基本上就达到完全治愈的情况。外科手术是把房间隔用补片进行修复,修复以后心功能恢复正常。但是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会出现二尖瓣裂或者三尖瓣裂,患者会出现心脏负荷过重等,要进行手术治疗。
房间隔缺损主要检查是什么
房间隔缺损主要的检查是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可检查出肺充血和肺动脉段突出,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右心房负荷过重,房间隔中部连续性中断,并可测量缺损的大小。可明确血液分流速度,并估计分流量。
语音时长 01:23

2018-09-30

50920次收听

房间隔缺损可以运动吗
房间隔缺损较轻者,无其他并发症或不适症状可以运动,但不宜剧烈运动。如出现不适可暂停,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应做相应调整。建议患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预防感冒,营养均衡;多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心情舒畅,平衡饮食。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30

60202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