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

发布时间:2020-11-2054466次浏览

形成胆囊息肉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大多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很多人平时不注意饮食规律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疾病就在你的无数个不注意之间一点点酿成,患了胆囊息肉之后,患者们一定不能再肆无忌惮的乱吃,平时一定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有利于病情恢复的食物。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胆囊息肉患者宜吃哪些食物。

(1)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蔬菜类如胡萝卜、西红柿、小白菜、菠菜、韭菜、玉米、萝卜等;水果类如橘子、苹果、香蕉等。

(2)胆囊息肉患者平时一定要大量饮水。大量饮水既可以稀释胆汁,使胆汁不易形成息肉;也可以在胆汁代谢失衡即息肉形成初期,防止胆囊息肉继续长大。

(3)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易消化的食物可减轻对胆囊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容易消化的食物有面片、玉米粥、豆浆、蛋类、菠菜、小白菜等。平时要注意定时进餐,餐间避免零食,以防止胆囊受到刺激而增加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

(4)要多吃利胆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水代茶饮)。

(5)宜多食各种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要吃些瘦肉、鸡、鱼(除鳗鱼外)和豆类制品等蛋白质食物,但要注意适当,不宜过量。要强调饭菜用植物油烹调,以炖、烩、蒸为主。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吃什么药物最好呢
张先生今年45岁,10年前因家庭琐事郁闷寡欢,后来又因饮食不洁,引起右上腹胀满疼痛,此后每因情绪不佳或过食肥甘厚味食物,症状就会加重。后来经医院B超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经常口服消炎利胆片,效果不甚明显。去年复查B超时发现2个胆囊息肉,最大的直径有0.8cm,当时医生建议他手术治疗,
治疗主要的胆囊息肉的的方法
胆囊内部也易患上很多的疾病,胆囊息肉就是属于其中治愈。胆囊息肉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所引起的疾
胆囊息肉的治疗注意点有哪些
患有胆囊息肉的朋友有很多,那么胆囊息肉的治疗注意点有哪些大家知道吗?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请我们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胆囊息肉的治疗注意点有哪些的内容。胆囊息肉的治疗注意点有哪些?以下就是胆囊息肉的治疗注意点有哪些的介绍:1、临床统计资料表明
03:04
胆囊息肉1mm吃药能好吗
临床中,一毫米息肉发现较少,多为二、三毫米以上。对于一毫米息肉,多数情况不做特殊诊断,也没有特效方法能治疗或控制它的生长。但是,胆囊息肉跟高脂饮食密切相关,比如说吃的油脂或者肉类过多,由于胆囊息肉的成分大部分是胆固醇,那么就容易造成胆囊息肉的发生,所以首先要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其次,要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规范生活饮食习惯,按时吃早饭,晚饭不过晚等。这样可以缓解息肉的生长速度,另外,可以适当服用中药,如金胆片、消炎利胆片,改善胆汁成分。
胆囊息肉吃哪种药好
可以吃一些熊去氧胆酸类消除胆汁淤积,利胆的一类药物,来逆转这些胆固醇性息肉。也可通过饮食习惯的调整,减少胆固醇类的药物的摄入。对于腺瘤性息肉,真性息肉,这类息肉主要的危害是潜在癌变的风险,吃药对息肉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影响。吃任何保健药或相关增加免疫功能药都不能抑制或者阻断癌变的风险。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类息肉多半会不断地变大,细胞异型性增加,癌变的几率也明显增加。并不能靠吃药解决的。比较常见是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息肉是因胆固醇代谢的一种异常,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粘膜上导致的一种息肉。息肉其实真正的不是肉,里面并没有有形的细胞成分,是一些胆固醇的结晶。这类息肉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控制。胆囊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类胆囊的良性疾病,多半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数人B超检查后发现。对于如何处理与治疗,更多的要弄清楚息肉的性质。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8

57757次收听

胆囊息肉要怎么调理
胆道息肉的形成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胆固醇性的息肉往往是在长期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平常一日三餐不准时,经常熬夜、抽烟、喝酒、长期的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有关,那么有的息肉还会合并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因此呢,对于这样的胆囊息肉形成我们需要控制饮食当中脂肪的摄入,那么某些肥胖人群特别是年轻人建议呢,积极的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减少身体内脂肪的比例,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目前形成原因还不太清楚,由于其具有潜在癌变的风险,所以呢,一旦确诊,特别是胆囊息肉大小超过一公分,基底较宽,有血流,有发生癌变的风险的时候,则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21

58561次收听

01:49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很多人都会提这个问题,胆囊息肉能否自愈,回答呢是不太可能,那么胆囊息肉,从他的分类我们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那么后两者其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且呢,腺瘤性息肉有发生潜在恶变的风险,所以呢,如果是影像学检查,怀疑为腺瘤性息肉其不可能自愈,而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干预,胆固醇性的息肉往往是和我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那么对于肥胖人群,特别是经常不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人群,我们建议呢,要进行改善,包括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结构,那么,对于胆囊息肉的生长还是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02:56
胆囊息肉如何确诊
胆囊息肉的诊断主要是根据B超来进行的,一般在B超检查的时候,都会发现胆囊腔内有中等回声或者中等偏强回声的凸起,这时基本上考虑是胆囊息肉。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公分或B超提示胆囊息肉血供很丰富,在除了做B超以外,我们还要给患者做腹部增强ct,如果是单纯性的息肉的话,基本上息肉血供会比较少,而对于腺瘤样息肉,甚至已经癌变的息肉,腹部增强ct息肉的血供可以很丰富,在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同时,还可以给病人完善血液的检查,主要是血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当然胆囊息肉最终确诊还是需要病理去确诊。
患了胆囊息肉严重吗
胆囊息肉是很常见的一种息肉,一般会几种息肉混合存在于胆囊肿。息肉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它的严重性跟息肉的大小以及症状有关系。不过如果息肉短期内症状增加增大,或者是有癌变可能的息肉,比如腺瘤性息肉,那么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息肉的症状一般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胆囊区压痛等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及时就医。
03:07
胆囊息肉症状
胆囊息肉症状有吃饭后上腹胀痛、隐痛或不规律性右上腹不适。经常呕吐、胃部不适,剑突下疼痛。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结晶贴附在胆囊壁上。胆囊息肉是多发性的。合并有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吃饭后上腹胀痛、隐痛或不规律性右上腹不适。有的病人不觉得疼,会经常呕吐,右肩背部的放射性疼痛。表现为胃部不适,剑突下疼痛。
胆息肉是什么病
胆息肉也就是指胆囊壁中突出的息肉,虽然会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但是一般还是良性的比较常见,这种疾病的出现与胆结石和胆囊炎,这些常见的胆道疾病也是有关系的,其中肥胖的人群和高血脂症的人更容易出现胆息肉疾病。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的恢复时间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比较顺利的情况下,病人恢复是比较快的,大约术后的1到2天就可以出院,有一部分医院把手术当成日间手术,也就是说第一天住院,第二天手术完了以后就可以出院了。胆囊息肉微创手术的恢复要根据手术方式。在国内有两种方式,一个腹腔镜下胆囊取息肉术,一个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单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一部分病人做腹腔镜下保胆取息肉术,这种手术可能住院时间要相对要长,虽然这也是一个微创手术,但是因为把胆囊切开还要缝住,把息肉去掉,保留了胆囊的功能,这部分病人术后要恢复饮食以后才可以出院,所以这部分病人比正常的胆囊切除术可能要时间稍微长,具体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术后的2到3天就可以出院了。
语音时长 01:25

2018-09-14

57639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前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因为现在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一个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是列入移植手术的范畴。这些病人并不需要住院。实际上就是在门诊完成一些术前检查,手术当日到医院,做完手术。有的医院观察一晚上,有的医院可能上午做完手术,晚上就可以回家休息。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对于一些高龄的病人,可能还需要谨慎一些。对于青壮年的病人,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事项。
语音时长 00:59

2018-09-07

54430次收听

01:51
胆囊息肉能自愈吗
一般而言,患有胆囊息肉的病人,在临床上出现自愈的可能性,会比较小。如果是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主要是需要关注息肉生长的快慢。有的患者是出现很小的息肉,每年进行复查,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来讲,可以不用治疗;但是,如果是胆固醇性的息肉患者,在一般情况下,胆固醇性息肉生长以后,再自动消退,就会比较难。有的患者息肉长得会比较慢,经过几年,可能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有的患者一旦出现可能会长得较快,几个月从B超上能看到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所以这种息肉一旦形成,不太可能自愈。部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在胆囊,在胆固醇性息肉早期应用,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帮助患者调节胆汁代谢后,可能会减小或者是逐渐消退。
胆囊息肉必须治疗吗
真息肉如果长到一定程度容易有癌变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结石早期一段时间,不到一公分的时候,可以观察,比如用药,患者的低脂饮食,改变例如早上不吃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结石的早期能够恢复。当胆囊息肉,差不多一公分的时候,这时建议积极治疗,就做胆囊切除。
语音时长 01:33

2018-06-29

65129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