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急诊科 > 其它科室 > 食管异物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肾盂肾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地尼胶囊、头孢丙烯片、头孢泊肟酯片等头孢类抗生素。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及肾实质炎症,需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肾盂肾炎,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致病菌有较好抗菌活性。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头孢呋辛酯片对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革兰阳性菌有效,可用于轻中度肾盂肾炎。药物在体内水解为头孢呋辛后经肾脏排泄,治疗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等,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头孢地尼胶囊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株有较强活性,适用于复杂性肾盂肾炎。该药物口服吸收良好,但可能引起伪膜性肠炎等严重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避免与铁剂、抗酸药同服,以免影响药效。
头孢丙烯片对链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作用较强,适合合并上尿路感染的肾盂肾炎患者。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老年患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头孢泊肟酯片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有效,适用于社区获得性肾盂肾炎。该药物需空腹服用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和腹痛。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需延长给药间隔。
肾盂肾炎患者应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出现发热不退、腰痛加重或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复诊,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日常注意会阴部清洁,性交后及时排尿有助于预防感染复发。
糖尿病眼底病可通过中药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等。糖尿病眼底病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西药和激光治疗进行综合干预。
芪明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芪、葛根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气阴两虚证。该药可改善视网膜微循环,缓解视物模糊症状,但需注意服药期间监测血糖,避免与降糖药相互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脾胃虚弱者慎用。
复方丹参滴丸含丹参、三七等成分,能活血化瘀、改善眼底微循环,适用于糖尿病眼底病伴有瘀血阻滞证。该药对眼底出血吸收有促进作用,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禁用。使用期间需定期复查眼底,若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应立即停药。
银杏叶片提取物可扩张血管、改善视网膜血供,适用于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缺血性改变。该药能减轻视物变形症状,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术前两周需停用。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需调整剂量。
石斛夜光丸由石斛、枸杞等组成,具有滋阴明目功效,适用于糖尿病眼底病伴肝肾阴虚证。该药可缓解眼干涩、畏光症状,但外感发热时禁用。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滋补类中药重复使用。
明目地黄丸含熟地黄、山茱萸等成分,能补益肝肾、改善视功能,适用于糖尿病眼底病后期肝肾不足证。该药对延缓视力减退有一定作用,但湿热体质患者慎用。服药期间需配合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
糖尿病眼底病患者除中药治疗外,需严格控糖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建议每日监测血糖,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饮食上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增加深色蔬菜摄入,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护眼营养素。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用眼,每半年至一年需进行散瞳眼底检查,若出现飞蚊症加重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更好延缓病情进展。
中医可以辅助治疗胆结石,但无法完全替代西医的碎石或手术等治疗方式。胆结石的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症状严重程度综合判断,中医调理主要适用于缓解症状、促进小结石排出或术后恢复。
中医认为胆结石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有关,常用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的方剂如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可缓解胁痛、腹胀等症状。针灸选取胆俞、阳陵泉等穴位有助于促进胆汁分泌,缓解胆绞痛。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胆固醇性结石,配合金钱草、鸡内金等中药可能帮助溶石。但若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胆管梗阻或胰腺炎,需立即西医干预。
中医治疗需在明确诊断基础上进行,超声检查确认结石无嵌顿风险时方可尝试。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规律进食以刺激胆囊排空,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可改善肝胆气机。若出现发热、黄疸或持续疼痛,须及时转诊外科处理。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结石时,建议由专业医师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激素治疗肾炎可能引起多种副作用,主要有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胃肠道不适等。激素是治疗肾炎的常用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并监测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脂肪重新分布,表现为面部圆润、颈部脂肪堆积、腹部膨隆等向心性肥胖特征。这与激素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有关。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紫纹、水钠潴留等症状。建议控制热量摄入并定期监测体脂率,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调节代谢。
激素会拮抗胰岛素功能,导致糖耐量异常甚至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空腹血糖,若确诊糖尿病可联合阿卡波糖片或胰岛素治疗。日常应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比例。
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并促进钙流失,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常见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建议治疗期间每日补充碳酸钙D3片和骨化三醇软胶囊,配合抗阻力运动。骨密度检查应每半年进行一次。
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概率。可能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口腔念珠菌病等症状。治疗期间应避免人群聚集,出现发热需及时检查血常规。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增强免疫力。
激素可能诱发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痛、反酸甚至消化道出血。建议餐后服药并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出现黑便应立即就医。
接受激素治疗的肾炎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吸收蛋白。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骨骼负担。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指标,出现严重副作用时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治疗期间建议记录血压、血糖等数据供医生参考。
腕关节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腕关节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运动损伤、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将错位的骨块推回原位,过程中可能配合局部麻醉。复位后需立即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对位情况,成功复位后可进入固定阶段。患者需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展。
采用石膏或支具对复位后的腕关节进行4-6周外固定。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线两端关节,保持腕关节功能位。期间需观察肢体末梢血运,防止石膏压迫导致皮肤破损。拆除固定装置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可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骨痂形成,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急性期疼痛。骨质疏松患者需加用阿仑膦酸钠片改善骨密度。药物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增加胃肠刺激风险。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钢板螺钉系统,术后早期开始被动关节活动。严重关节面塌陷者可选择腕关节融合术,但会丧失部分活动功能。
拆除固定后采用蜡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利用握力球增强前臂肌力,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负荷。康复期避免提重物,夜间可用支具保持功能位防止僵硬。
腕关节骨折后应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康复期可进行握拳、对指等轻柔训练,3个月内避免羽毛球等需要腕部发力的运动。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持续肿胀或夜间痛需及时复诊。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水肿,冬季注意肢体保暖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