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急诊科 > 其它科室 > 烧伤
激光去眼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暂时性红肿、色素沉着、轻微灼烧感及瘢痕形成,多数症状可在短期内自行缓解。
术后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红肿,通常24-48小时消退,冷敷可...
首页上一页1234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胰腺萎缩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脂肪泻、腹部不适以及血糖异常。胰腺萎缩可能与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遗传因素或长期酗酒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胰腺萎缩导致外分泌功能减退,胰酶分泌不足会影响食物消化。患者可能出现餐后腹胀、早饱感,尤其对高脂食物耐受性差。长期消化不良可能伴随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表现为夜盲症或出血倾向。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少食多餐缓解症状,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
由于营养吸收障碍和代谢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体重减轻。即使保持正常饮食,仍可能因脂肪和蛋白质吸收不足导致肌肉消耗。体重下降常伴随乏力、疲劳,严重时可出现恶病质。需监测体重变化,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的易消化食物摄入,必要时需营养支持治疗。
胰脂肪酶缺乏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粪便中脂肪含量增加。典型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松散油腻、有恶臭,严重时可见油滴漂浮。长期脂肪泻可导致必需脂肪酸缺乏和电解质紊乱。需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选择中链甘油三酯作为脂肪来源,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片辅助消化。
胰腺萎缩患者常出现上腹部隐痛或钝痛,可能放射至背部。疼痛程度与胰腺纤维化范围和胰管梗阻有关,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建议避免酒精和刺激性食物,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控制症状。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需定期监测血糖,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
胰腺萎缩患者需长期随访管理营养状态和血糖水平。饮食上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均衡膳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酒精摄入。根据消化功能调整进食频率和食物性状,必要时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胰腺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监测并发症发生。出现持续腹痛、严重营养不良或血糖控制不佳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重度牙周炎属于口腔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可能对牙齿及全身健康造成显著影响。重度牙周炎通常由牙菌斑长期堆积、免疫系统异常、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等症状。需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控制病情。
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会破坏牙龈和牙周组织,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形成深牙周袋。治疗需通过超声波洁治、龈下刮治等机械清创手段去除菌斑,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局部药物控制感染。日常需加强巴氏刷牙法及牙线清洁。
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加速牙周组织破坏进程,常见于长期压力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这类患者往往伴随牙龈广泛红肿、溢脓。除基础治疗外,可短期使用甲硝唑片辅助抗感染,必要时需联合免疫调节治疗。定期监测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抑制牙龈修复能力,加重牙槽骨吸收。吸烟者牙周炎进展更快,常表现为牙龈色素沉着、深牙周袋。治疗需严格戒烟,配合使用含生长因子的牙周塞治剂促进组织修复。对于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翻瓣手术联合骨移植材料修复缺损。
血糖过高会损害微血管功能,降低组织愈合能力。糖尿病患者牙周炎往往发展迅速,易发生多发性牙周脓肿。除常规治疗外,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辅助使用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建议每3个月进行牙周维护治疗。
部分患者存在基因多态性导致胶原代谢异常,表现为早发性重度牙周炎,30岁前即可出现牙齿脱落。这类病例需要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如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Emdogain凝胶应用,并长期使用0.12%葡萄糖酸氯己定漱口水维持疗效。
重度牙周炎患者应建立每日两次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缝刷的清洁习惯,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每餐后使用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定期接受专业牙周检查。合并全身疾病者需多学科协作管理,吸烟者必须彻底戒烟。早期规范治疗可最大限度保留天然牙,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丧失。
血压升高可能由遗传因素、高钠饮食、肥胖、精神压力、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血压升高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类人群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建议家长从小培养孩子低盐饮食的习惯。若已确诊高血压,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长期摄入过多钠盐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日常应减少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的摄入,烹饪时使用限盐勺控制用盐量。对于已出现血压波动者,可配合医生开具的厄贝沙坦片、氨氯地平片等药物进行调理。
体重超过正常范围会加重心脏负荷,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损伤血管功能。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肥胖合并高血压时可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药物。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严重应激性高血压可短期使用盐酸可乐定片等药物。
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疾病会导致水钠代谢异常和肾素分泌增多。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完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选用呋塞米片、贝那普利片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
预防血压升高需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已确诊高血压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出现视物模糊、剧烈头痛等急症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宝宝睾丸癌可能出现无痛性睾丸肿大、阴囊沉重感、腹部或腹股沟疼痛等症状。睾丸癌在儿童中较为罕见,但需警惕睾丸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等类型,早期症状可能包括睾丸质地变硬、阴囊皮肤发红、排尿异常等。若发现上述表现,建议立即就医排查。
睾丸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睾丸重量增加。肿瘤生长可能导致睾丸形态不规则,触诊时质地坚硬如石块。婴幼儿可能因无法表述不适而被忽视,家长在更换尿布时需注意双侧睾丸对称性。超声检查可发现睾丸内异常血流信号或占位性病变。
阴囊区域可能出现坠胀感或钝痛,婴幼儿表现为频繁抓挠会阴部。肿瘤压迫输精管时可引起牵涉痛,部分患儿会出现反射性腹痛。夜间平卧时症状可能加重,伴随阴囊皮肤温度升高或静脉曲张。需与睾丸扭转鉴别,后者疼痛通常突发且剧烈。
分泌激素的肿瘤可能导致性早熟,表现为阴茎增大、阴毛早现。实验室检查可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这类症状在卵黄囊瘤中更常见,可能伴随骨龄提前。长期激素刺激可能影响垂体-性腺轴功能,需进行内分泌评估。
晚期可能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引起的腰背痛,或肺转移导致的咳嗽、咯血。神经母细胞瘤样分化的肿瘤可能产生儿茶酚胺,引发高血压、多汗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肿瘤标志物与淋巴瘤鉴别。
部分患儿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消耗症状。肿瘤热可表现为周期性低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贫血、血小板减少可能提示骨髓浸润,需进行骨髓穿刺检查。肿瘤溶解综合征罕见但危重,可能突发高钾血症或急性肾损伤。
日常护理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睾丸外伤,定期进行睾丸自检。建议家长每月在宝宝洗澡时轻柔触诊双侧大小与质地,记录异常变化。治疗期间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监测复发迹象。所有可疑症状均应及时向儿科肿瘤专科医生反馈,不可自行处理。
葡萄膜炎可能出现虹视症状,通常可以治好。葡萄膜炎是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等眼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虹视可能与炎症导致角膜水肿或房水混浊有关。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或抗生素等,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并恢复视力。
葡萄膜炎引起的虹视多因炎症导致眼内液体成分改变,光线散射形成彩色光环。急性期患者可能伴随眼红、眼痛、畏光及视力下降,需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非甾体抗炎药如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炎症。若存在感染因素,需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前葡萄膜炎患者通过局部用药多可缓解,但全葡萄膜炎或合并全身性疾病者需口服泼尼松片或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软胶囊。
少数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的葡萄膜炎可能继发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此时虹视症状可能持续存在。合并青光眼时需加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严重者需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葡萄膜炎需长期监测,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可能用于难治性病例。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概率,但部分患者需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葡萄膜炎患者应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规律作息以增强免疫力。饮食需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及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避免吸烟及过度用眼。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停用或调整药物剂量,遵医嘱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与眼压监测可有效保护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