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血液内科 > 内科 > 血小板减少症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88岁肝癌晚期患者血压低通常有危险,可能提示病情恶化或并发症。血压低可能与肿瘤消耗、营养不良、感染、出血或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评估。
肝癌晚期患者因肿瘤进展常伴随全身消耗,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张力下降,从而引发低血压。此时机体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供血可能不足,出现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若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感染性休克,血压骤降可能直接威胁生命。部分患者因长期使用镇痛药物或利尿剂,也可能加重低血压状态。
少数情况下,临终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会导致血压进行性下降,属于疾病自然进程。但更多时候需排查可干预因素,如纠正贫血、控制感染、调整药物剂量等。血压持续低于90/60毫米汞柱或较基础值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时,需紧急医疗干预。
家属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及意识状态,保持平卧位并抬高下肢以改善脑部供血。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同时记录每日出入水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支持,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维持循环稳定,但需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腰椎间盘膨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腰椎间盘膨出通常与长期劳损、外伤、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2周,选择硬板床平卧,避免弯腰或负重活动。卧床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腰椎生理曲度,减轻椎间盘压力。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避免久坐久站。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根水肿。牵引治疗可增大椎间隙宽度,降低椎间盘内压,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消除软组织炎症。
塞来昔布胶囊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神经根炎症反应。甲钴胺片可营养受损神经,改善下肢麻木症状。盐酸乙哌立松片通过松弛骨骼肌缓解肌肉痉挛,需遵医嘱使用。
针灸选取肾俞、委中等穴位疏通经络,配合艾灸温阳散寒。推拿手法可调整小关节错位,但需避开急性期。中药熏蒸使用桂枝、红花等药材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椎间孔镜手术通过微创通道摘除突出髓核,创伤小恢复快。开放性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严重压迫病例,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手术适应证需经影像学确认神经压迫且保守治疗无效。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靠垫支撑腰部。每周进行3-4次游泳或小燕飞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动作。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提示可能发生马尾神经综合征。
前列腺钙化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健康。前列腺钙化可能与慢性炎症、年龄增长、局部组织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通常无明显症状,无需针对性治疗。
前列腺钙化是前列腺组织中钙盐沉积形成的影像学表现,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多数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偶然发现,若未合并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通常不会引起排尿异常或疼痛等症状。钙化灶本身属于组织修复后的遗留改变,类似瘢痕,药物或物理治疗难以消除钙化灶,但可通过定期复查监测变化。
少数患者可能因钙化灶合并感染或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会阴部胀痛等。此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或改善排尿。若钙化灶伴随严重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可能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治疗,但手术目的并非直接清除钙化灶。
建议患者避免久坐、规律排精、适度运动以促进前列腺血液循环,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超声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番茄红素、锌等营养素。若出现排尿异常或盆腔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前列腺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的典型症状为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
胸闷是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感觉胸部有沉重感或压迫感,活动后可能加重。胸闷可能与心肌细胞受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有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骨后隐痛或刺痛感,容易被误认为普通胸膜炎或肋间神经痛。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水肿和炎症因子释放是胸闷的主要机制。
胸痛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发生率较高,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压迫性疼痛,少数表现为尖锐刺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胸痛发作时可能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与心肌缺血症状相似。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及心包炎症反应是胸痛的主要原因。
心悸表现为自觉心跳加快、沉重或不规则,患者常描述为"心脏要跳出来"的感觉。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与心律失常有关,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炎症导致心脏电生理紊乱是心悸发生的病理基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晕厥或黑朦。
乏力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常见表现,患者感觉异常疲倦,轻微活动即感体力不支。乏力的严重程度常与心肌损伤范围相关。病毒毒素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害及炎症反应导致的能量代谢障碍是乏力的主要原因。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量明显减少、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
呼吸困难多在平卧时加重,需垫高枕头或端坐呼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提示可能已发生心功能不全,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肺淤血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表现。老年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往往更为突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或意识改变等危险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预防方面应注意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做好防护,避免病毒感染诱发心肌损害。
中耳炎可能由感冒继发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耳部外伤、游泳进水等因素引起。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耳内流脓、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鼓膜穿孔。
感冒时鼻腔和咽喉的细菌或病毒可能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患者会出现耳部跳痛、耳鸣症状,可能伴随鼻塞和咽痛。治疗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
儿童咽鼓管短平直的结构特点容易导致功能异常,成人则常见于鼻咽部肿瘤压迫。该情况会使中耳通气受阻,积液无法排出形成炎症。特征性表现为耳闷塞感和自听过响。可尝试咽鼓管吹张治疗,必要时需手术置入通气管。
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的鼻咽部黏膜水肿可能蔓延至咽鼓管开口。典型症状为双耳交替性闷感伴清水样鼻涕,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进行脱敏治疗。
耳道异物损伤或气压骤变(如潜水、飞行)可能造成鼓膜破裂,使病原体直接侵入中耳腔。急性期可见血性耳漏和剧烈耳痛,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鼓膜大穿孔者需行鼓室成形术。
污水进入耳道后破坏耳道酸性环境,绿脓杆菌等致病菌繁殖引发外耳道炎并上行感染。特征为耳痒伴黄绿色脓液,可用硼酸冰片滴耳液清洁耳道,合并中耳炎时需联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预防中耳炎需注意感冒时正确擤鼻涕(单侧用力),避免耳道进水,及时治疗鼻咽部炎症。儿童应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保持咽鼓管通畅。出现持续耳痛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挖耳工具清理耳道,以防加重感染或造成机械损伤。哺乳期婴儿宜采用半竖立位喂奶,减少奶液逆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