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口腔科 > 口腔科学 > 牙周病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10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月经不规律时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排卵试纸检测、超声卵泡监测、宫颈黏液观察等方法综合判断排卵期。排卵期测算准确性受激素水平、周期波动、监测方法等因素影响。
每日晨起静息状态下测量舌下体温,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并持续12-14天。建议家长帮助青少年建立测量记录表,需连续监测3个月经周期。
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判断排卵时间,强阳性后24-36小时可能排卵。建议家长选择敏感度高的试纸品牌,避免晨尿检测影响结果。
经阴道超声动态观察卵泡发育,当卵泡直径达18-25毫米时提示即将排卵。该方法需在生殖医学科由专业医师操作,建议月经第10天开始隔日检查。
排卵期宫颈黏液呈蛋清状、拉丝度达8-10厘米。家长需指导孩子每日记录黏液性状变化,结合其他方法交叉验证。
建议同步采用两种以上监测方法,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干扰结果,发现异常出血或持续无排卵应及时就诊妇科内分泌科。
女性安全期通常指月经周期中排卵前后的相对不易受孕阶段,主要包含月经期后一周和下次月经前一周,实际时间受到月经周期规律性、排卵时间波动、激素水平变化、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月经结束后3-7天卵泡尚未成熟,此时同房受孕概率较低,但需注意部分女性排卵可能提前。
月经周期第8-14天为卵泡发育期,此阶段后期接近排卵日,需结合基础体温或排卵试纸监测。
排卵后至下次月经前7天,黄体形成使受孕概率下降,但需确认排卵确实已完成。
压力、疾病或药物可能导致排卵推迟或提前,安全期计算需预留3天缓冲期。
安全期避孕失败率较高,建议配合避孕套等防护措施,月经周期紊乱者需就医评估内分泌状况。
孕妇尿蛋白1+多数情况下对胎儿无明显影响。尿蛋白1+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泌尿系统感染、妊娠高血压、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孕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肾脏滤过负担加重,出现暂时性蛋白尿。建议增加左侧卧位休息,定期复查尿常规。
可能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感染有关,通常伴随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药物。
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常伴血压升高和水肿。需密切监测血压,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控制血压。
可能与慢性肾炎等基础疾病相关,需检查肾功能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严重病例需在产科和肾内科联合指导下治疗。
建议孕妇保持低盐饮食,每日记录血压和胎动,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阴道炎常见症状包括外阴瘙痒、异常分泌物、排尿不适和性交疼痛,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白带增多、进展期异味及灼热感、严重时黏膜充血或出血。
真菌性阴道炎典型表现,夜间加重,可能伴随白色豆渣样分泌物。需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片。
细菌性阴道病多见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鱼腥味,滴虫性阴道炎则呈黄绿色泡沫状。建议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可用甲硝唑栓、替硝唑栓、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炎症刺激尿道口导致尿频尿痛,常见于混合感染。需增加饮水量冲刷尿道,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导致,萎缩性阴道炎患者更明显。建议暂停性生活,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普罗雌烯阴道胶丸、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
出现症状应及时妇科检查,治疗期间避免盆浴,每日煮沸消毒内裤,饮食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食物摄入。
月经周期提前7~10天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干预、病因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通常与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精神压力及药物影响等因素相关。
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和铁元素,避免剧烈运动。
黄体功能不足可能与孕激素分泌异常有关,表现为经前点滴出血。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制剂,或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
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导致经期紊乱,常伴经量增多。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较小病灶可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较大者需宫腔镜手术。
肝郁气滞型月经先期可见胸胁胀痛,肾阴虚型伴腰膝酸软。辨证选用逍遥丸、归脾汤等方剂,配合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连续3个月出现周期异常建议妇科就诊,监测基础体温和性激素六项,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经期注意腹部保暖,限制咖啡因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