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骨关节科 > 骨科学 > 股骨头坏死
首页上一页123456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3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动脉导管未闭对宝宝是否有影响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多数情况下影响较小,少数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指胎儿期连接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血管在出生后未正常闭合。
动脉导管未闭的宝宝在病情较轻时可能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心脏杂音,生长发育与正常儿童无异。这种情况下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部分宝宝的动脉导管可能在出生后一年内自然闭合,尤其是早产儿。日常护理中注意避免剧烈哭闹和感染,减少心脏负担。
若动脉导管未闭的缺损较大,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严重问题。宝宝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急促、多汗、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长期未干预可能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后,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常用介入封堵术或外科结扎术闭合导管,术后需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心功能。
建议家长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若发现异常心脏杂音或喂养异常应及时就诊。日常注意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脏负担。母乳喂养时采取少量多次方式,减少宝宝疲劳。术后恢复期需遵医嘱用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评估心脏发育情况。
豉翘清热颗粒小儿一般能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豉翘清热颗粒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其成分包括连翘、淡豆豉、薄荷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的作用。
1、适应证
豉翘清热颗粒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初期,症状表现为发热、鼻塞流黄涕、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等。该药对胃肠积热伴随大便干结的情况也有缓解作用。使用前需由医生明确辨证,避免误用于风寒感冒。
2、用法注意
家长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控制给药剂量,不同年龄段儿童用量存在差异。服药期间应观察是否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反应,症状加重或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时需立即停药就医。
3、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可能影响药效。若正在使用退烧药或其他感冒药,需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防止同类药物成分叠加导致过量风险。
4、禁忌情况
脾胃虚寒伴腹泻患儿禁用,糖尿病患儿慎用含糖剂型。蚕豆病患儿需评估连翘成分安全性,过敏体质者初次用药应密切监测。
5、辅助护理
服药期间保持饮食清淡,多饮温水,适当食用梨、白萝卜等清热食物。维持室内空气流通,监测体温变化,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复诊。
小儿用药需格外谨慎,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应重新就医评估,避免长期连续使用。日常注意增强体质,流感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接种疫苗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出现感冒症状初期建议先进行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明确病因后再遵医嘱用药。
男性尿道刺痛可能引起发烧。尿道刺痛通常由尿路感染、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
尿道刺痛伴随发热多见于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体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膀胱或肾脏,引发炎症反应时,机体可能产生发热等全身症状。典型表现为排尿灼痛、尿频尿急,体温可能升至38摄氏度以上。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建议多饮水促进排尿。
非感染性因素如尿道结石、化学性刺激等通常不引起发热。这类情况多表现为单纯排尿疼痛,可能伴有血尿但无体温异常。通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鉴别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化学性损伤则需停止接触刺激物并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建议出现尿道刺痛合并发热的患者及时就诊泌尿外科,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治疗期间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尿道。急性期应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腰痛症状,需警惕肾盂肾炎可能,必要时住院治疗。
胸壁脂肪瘤可通过定期观察、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射频消融、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胸壁脂肪瘤通常由遗传因素、脂肪代谢异常、局部创伤、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观察
体积较小且无不适症状的胸壁脂肪瘤可暂不处理,每3-6个月通过超声检查监测瘤体变化。日常避免反复摩擦或挤压瘤体部位,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局部刺激。若出现瘤体突然增大、疼痛或表面皮肤破溃需立即就医。
2、手术切除
传统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超过3厘米或影响功能的胸壁脂肪瘤,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整剥离包膜。术后需加压包扎7-10天,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该方式复发率较低,但可能遗留线性瘢痕,瘢痕体质者需谨慎选择。
3、激光治疗
二氧化碳激光可精准气化较小脂肪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治疗后局部会形成浅表结痂,2周内避免沾水或剧烈运动。该方式适合位于表浅部位且直径2厘米以内的脂肪瘤,深部病灶可能需多次治疗。
4、射频消融
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脂肪细胞,适用于不宜手术的深部病灶。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红肿,需冰敷缓解。该技术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但较大瘤体可能存在残留风险,需配合影像学复查评估效果。
5、中医调理
痰湿体质者可配合化痰散结类中药调理,如内服消瘰丸、小金丸等中成药。外敷芒硝溶液或冲和膏可能有助于小型脂肪瘤软化。需注意中药疗程较长,应定期复查评估瘤体变化,避免延误手术治疗时机。
胸壁脂肪瘤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脂肪代谢。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若瘤体增长加速或伴疼痛、皮肤变色等症状,应及时至普外科或整形外科就诊。
手骨折后可通过制动固定、被动活动、主动活动、抗阻训练、功能训练等方式逐步恢复。手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愈合阶段调整锻炼方案。
1、制动固定
骨折初期需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避免移位。固定期间可活动未受累的肩肘关节,手指远端若无疼痛可轻微屈伸,每日3-5次,每次5分钟。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出现肿胀发紫需及时就医。
2、被动活动
拆除固定后1-2周内由康复师或家属辅助进行关节被动活动。用健侧手缓慢牵拉患指至微痛位置保持10秒,每日2组,每组5-8次。适用于腕关节僵硬或肌腱粘连,禁忌暴力拉伸。
3、主动活动
骨折愈合稳定后开始自主锻炼。握拳时保持掌指关节90度屈曲,逐步完成对指、分指等动作。推荐使用握力球训练,从每日50次递增至200次,分4-5次完成。伴随关节弹响时需减少强度。
4、抗阻训练
骨折6周后加入橡皮筋阻力练习。将橡皮筋套于五指做外展训练,每组15-20次,每日3组。可配合使用手指训练器增强抓握力,但需避免持重超过1公斤,防止二次损伤。
5、功能训练
后期需模拟日常生活动作。练习拧毛巾时先浸泡温水软化,写字从描红开始过渡到抄写。合并神经损伤者可进行触觉辨别训练,如分拣黄豆绿豆,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康复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800毫克钙质,可通过牛奶、豆腐等补充。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水肿。若锻炼后持续疼痛超过2小时或出现异常活动,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复查X线。定期随访评估骨痂生长情况,通常完全功能恢复需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