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可能会引起月经不调。肥胖与月经不调的关系主要与激素水平紊乱、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异常、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
肥胖会导致脂肪组织过度分泌雌激素,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脂肪细胞中的芳香化酶能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减重、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
肥胖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会刺激卵巢分泌过多雄激素。雄激素在脂肪组织中转化为雌激素,形成恶性循环。胰岛素抵抗还会降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合成,增加游离睾酮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措施包括有氧运动、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诱因,该疾病会导致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患者除月经不调外,还伴有痤疮、多毛等高雄激素表现。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治疗需结合减重、口服避孕药调节周期,必要时使用促排卵药物如枸橼酸氯米芬片。
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参与能量代谢和生殖调节。肥胖者瘦素水平升高但存在瘦素抵抗,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脉冲分泌。脂联素水平降低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这类情况需要综合干预体重管理,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代谢。
肥胖者脂肪组织产生过量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这些因子可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功能,干扰卵泡发育。长期低度炎症还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控制炎症需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ω-3脂肪酸比例,严重者可考虑阿司匹林肠溶片抗炎治疗。
对于肥胖引起的月经不调,建议通过科学减重改善症状,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饮食上控制总热量并保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定期监测体重和月经周期变化。若调整生活方式3-6个月仍无改善,应及时到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月经恢复期间可适当补充含铁食物预防贫血,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