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临床特点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寒战、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表现。
咳嗽是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痰或铁锈色痰。细菌性肺炎患者咳痰量较多,病毒性肺炎则以干咳为主。咳嗽可能与病原体刺激呼吸道黏膜、炎症反应加剧有关。治疗时可遵医嘱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肺炎患者多出现中高热,体温可达39-40℃,常伴有寒战。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细菌性肺炎发热更为明显,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体温过高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同时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
胸痛多表现为患侧胸部刺痛或钝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可能与炎症累及胸膜有关。大叶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典型的胸膜性疼痛,婴幼儿常表现为烦躁哭闹。治疗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配合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进行胸部CT检查排除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肺炎,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儿童可能出现三凹征,老年人可表现为意识改变。呼吸困难与肺泡炎症渗出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有关,需及时进行氧疗,必要时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配合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治疗。
肺炎患者常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些症状与炎症因子释放和缺氧有关。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奥司他韦胶囊等针对性药物,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为主,如鸡蛋羹、鱼肉粥等。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