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流感的小孩需要注意隔离防护、症状监测、合理用药、饮食调整和休息管理。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并发症。
流感具有强传染性,患儿需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避免与家人共用餐具或贴身物品。家长护理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触患儿前后用流动水洗手。患儿用过的纸巾、毛巾等物品需单独消毒处理,房间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重症征兆。若体温超过39℃且持续24小时不退,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记录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及饮食情况,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确诊流感后应在发病48小时内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禁止自行使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以免诱发瑞氏综合征。退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提供温热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或油腻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喂养频次,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稀释浓度。
保证每日睡眠10-1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卧床时抬高头部15-30度缓解鼻塞,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恢复期仍须观察1-2周,暂缓返校直至体温正常满24小时且症状完全消失。
流感康复期间应继续做好保暖,避免受凉诱发二次感染。每日进行适度室内活动如绘本阅读,逐步恢复体能。饮食上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促进黏膜修复。家长需观察2-4周,若出现腿痛、胸闷等症状需警惕心肌炎等并发症,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