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社交支持、饮食调整、运动疗法等方式防治。老年抑郁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疾病、社会孤立、脑功能退化、生活事件刺激等原因有关。
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老年人纠正负面思维模式,改善情绪调节能力。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与共情缓解孤独感,团体心理辅导可增强社会归属感。心理干预需由专业心理医生制定个性化计划,家属应配合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盐酸舍曲林片适用于轻中度抑郁伴焦虑症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米氮平片可改善抑郁伴随的睡眠障碍。所有抗抑郁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及肝肾功能。
定期参与社区老年活动可建立社会连接,子女保持每周至少三次探视频率,参加兴趣小组能重建价值感。养老机构应设置心理疏导专员,对独居老人实施定期电话随访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网络减少社会隔离风险。
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每日保证300克深色蔬菜提供叶酸与维生素B族,适量坚果富含的硒元素有助于神经调节。限制精制糖分摄入避免情绪波动,睡前饮用温牛奶可促进色氨酸吸收改善睡眠质量。
每周3次30分钟太极拳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水中康复运动减轻关节负担同时提升心肺能力,园艺疗法通过接触自然缓解心理压力。运动强度应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外出锻炼,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热身与拉伸。
建议家属为老年人保持规律作息时间,卧室光线宜明亮温暖,每日晒太阳30分钟帮助生物钟调节。定期整理药物避免漏服错服,注意观察情绪变化与躯体不适症状。社区可组织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等低强度活动,医疗机构应建立抑郁筛查建档制度,对高风险人群实施早期干预。饮食注意荤素搭配,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高盐食品影响药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