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性腹泻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可能由喂养不足、消化吸收障碍、肠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婴幼儿长期摄入热量不足导致肠蠕动加快,粪便呈绿色黏液状。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次,选择高热量配方奶粉或母乳强化剂。
胰腺功能不全或胆道疾病影响脂肪消化,粪便含未消化脂肪滴。需进行粪便脂肪检测,可遵医嘱使用胰酶制剂、熊去氧胆酸等药物。
长期饥饿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表现为腹胀伴水样便。家长可咨询医生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引发渗透性腹泻,粪便酸臭有泡沫。建议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必要时补充乳糖酶胶囊。
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体重增长曲线,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脱水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