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回事
病情描述:
去医院检查得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查显示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张彦红 主任医师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2019-06-24 21:01
    高蛋白胆固醇是一种高脂血症,表明体内存在脂肪代谢紊乱,不能有效的消耗脂质,导致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如果平时进食的脂肪类食品过多,以及运动减少,都可以诱发高脂血症。这种类型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关系比较密切,属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需要注意戒烟酒,少吃油腻食品,多运动来改善,必要时用贝特类药物控制血脂。
  • 倪新海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2019-06-24 21:0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是一种高脂血症。人体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外组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脂蛋白。所以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脂质会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会引起早发性和进展迅速的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是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有时可以出现游走性多关节炎。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随病情进展和时间延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水电平衡紊乱,甚至出现肺性脑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延缓其进展,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时及时治疗,或于缓解期预防急性加重发作,均可延缓肺心病进展,如果发展至不可逆阶段,预后较差。
缺血性心肌病的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的心肌灌注不足,导致的心肌结构性改变。心脏彩超上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变薄,心脏的结构出现改变。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的症状以及心衰的症状,心肌缺血的症状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心慌等症状,呈发作性,休息后可好转。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治疗心衰之目的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去除诱因,调整代偿机制,延缓心室重构以及对症治疗等。
室间隔缺损手术后遗症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治疗的方面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的后遗症最常见的残余分流。本身缺损的部位通过修补后,又重新撕裂造成修补部位的缺损、露出。残余的分流,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的破坏,使患者术后会出现血红蛋白尿、营养不良、贫血等后遗症。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3mm严重吗
室间隔缺损临床表现与室缺部位、缺损大小有关。3mm室间隔缺损血液分流量较小,对人体不会造成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症状出现较晚,无明显心脏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不是很严重,患儿生长发育不易受到影响,一般有自愈性。但是要注意做好随访,要带婴儿去专业的医院复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