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对身体的伤害程度与妊娠阶段、流产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早期自然流产伤害较小,而中晚期或手术流产可能引发感染、出血、子宫内膜损伤等并发症。
妊娠12周内的自然流产多由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通常表现为阴道出血和腹痛,身体恢复较快,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
负压吸引术或钳刮术可能导致子宫穿孔、宫颈撕裂,术后可能出现持续出血或下腹坠痛,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预防感染,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收缩。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能引起剧烈腹痛和大出血,完全流产率约90%,失败者需手术清宫,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重复流产可能引发宫腔粘连或慢性盆腔炎,表现为月经量减少或继发不孕,宫腔镜分离术后可配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促进内膜修复。
流产后应休息两周,避免剧烈运动,补充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