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是皮肤炎症性疾病的统称,主要分为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类型,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从常见轻度到严重继发性损害排列。
由外界物质直接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水疱。常见诱因包括金属饰品、化妆品等,治疗需避免接触致敏原并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的慢性炎症,好发于肘窝等屈侧部位。特征为剧烈瘙痒和皮肤干燥,需长期保湿并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
发生于皮脂腺丰富区域如头皮、面部,与马拉色菌感染相关。表现为油腻性鳞屑伴红斑,可使用酮康唑洗剂和二硫化硒洗剂进行抗真菌治疗。
精神因素诱发的慢性苔藓样变,常见于颈部等易搔抓部位。特征为皮肤增厚呈皮革样,需心理疏导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
皮炎患者应避免过度清洁,穿着纯棉衣物,严重反复发作或合并感染时需及时皮肤科就诊。日常注意记录可疑致敏原,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病情。